浒湾 再现雕版盛景的艰辛

10.04.2015  11:16

  “临川才子金溪书。”这句流传千年的俗语所说的,就是地处金溪县的浒湾镇。作为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在《江西省地理志》里记载着“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随着雕版印刷发展在历史中的衰退,这座小镇现状如何?

  3月14日,记者随着浒湾镇副镇长周春梅一同走进浒湾。如今的浒湾保存有部分明清古建筑,镇里著名的前后两条书铺街也相对完整,均已被纳入了浒湾景区。不多时,一座造型现代的石桥和一座高大的牌坊冲进视线,这是浒湾景区的入口。2013年,当地成功人士捐赠1600万元用于建造浒湾书铺街门楼。周春梅坦言:“这些资金上的投入,对浒湾的修复和保护意义重大。

  走过牌坊,仿古走廊旁是两块空地,这里原名“河口”,是浒湾古镇买菜、卖柴、购置农具、耍把戏卖艺、品尝风味小吃的地方,每天都像赶庙会似的,人山人海,人们称其为“小上海”。周春梅指着远处比划着,仿佛就是未来的模样:“我们将以故建古,做一些仿古的商铺,再现当年的繁华。

  “余大文堂刻书房里的几副对联你一定要看一看,很能显示浒湾的印刷文化。”还没到余大文堂时,周春梅就很激动地介绍起这几副对联,然而当走到这座“传说”中的刻书房时,我们却吃了闭门羹。摸着大门上的大锁,周春梅有些尴尬:“老人家一般都不出门的,今天不凑巧了。”因为有些古宅子中还居住着居民,所以当他们出门在外时,古宅子中蕴藏的历史器物只能与游客“擦肩而过”了,谈到古宅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周春梅说:“我们已经征到地了,计划居民都搬出去,这样更加便于古宅的保护和开发。

  在村子里,看到一些只剩下木架的房子,周春梅说:“木制房屋的保存确实有难度。”另外,每年的涨水时节,抚河的水都会涨到街面上,有时甚至会有三四米高,这对古建筑的破坏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今年下半年,就会在下洲尾建一个堤坝,这样能够控制好水位,减轻对浒湾古建筑的破坏。

  对于古建筑的破坏还有偷盗和贩卖这种人为的因素。针对这种破坏,记者从金溪县文化部门获悉,县里每年安排文物管护专项经费,对全县各级文物保护点和重点古村落,实行挂牌保护及“一员护一文物”和“一人护一古村落”的专人看护机制。周春梅告诉记者:“古村看护员都是本村人,他们对老宅子进行看护,如果有漏水等情况,或者发现有嫌疑人偷盗和买卖老房子,都要及时报备。

  古村里一栋栋古宅子述说着历史,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新建成的中国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内,通过文字和视频,感受到数千年来“纸不到浒湾不齐”“书非赣版不放心”的辉煌。在博物馆内,造纸、板制、写样、雕版、印刷等印刷环节都有展示区,可是当天并没有演示人员。

  村子里还住着金溪雕版印刷手工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王加泉,只要有游客走进他家的房子,他都很热情地给大家演示雕版印刷的过程,在他身上能让人感受到浒湾的雕版历史。“我们的手艺是代代相传的,很可惜,因为挣不到钱,也没有人学了,我现在只是替别人印印家谱。”当问到村子的保护和未来时,这位老人有些激动地说:“我已经快80岁了,目前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做雕版印刷这个工作,我真的怕手艺失传。”老人很遗憾地表示,除了政府的专项资金的补贴,还可以通过在景区表演、或者有政府帮助对接承接一些经文的印刷工作,“这样有点收入,我相信这门手艺还是会有人来做的。”他眼中透露出的,是浒湾的另一个模样。

  江西日报记者 游 静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