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西迁泰和,在抗日烽火中炼就求是魂

16.08.2015  20:36

1937年,浙江大学抗日西迁,校长竺可桢率400多名学生和教职员工落户泰和,并在泰和艰苦办学7个月,为浙江大学乃至中华民族保存、培养了一批科学文化精英,同时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中国科学文化界共赴国难、坚忍不拔的浓重一笔。吉安台记者王重锴报道:
1937年11月11日,浙大开始西迁,历经三年最终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等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于1946年5月返回杭州。这段路途中吉安泰和是第二站。历经多年的战乱和社会变迁,泰和浙大旧址如今保存较好的建筑主要有原浙大大礼堂,和校长竺可桢办公起居楼。现在原浙大礼堂已经归属泰和县六合学校管理。校长胡旦英介绍,整个礼堂是一幢砖木瓦片结构平房,占地有上千平米,当年浙江大学的抗日集会,话剧演出都在此举行。现在六合学校将它整修加以利用,成为学校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大舞台:(出录音)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把这个浙大的精神,以及这种抗战的民族精神,我们是要代代相传。(录音止)
泰和县党史办主任 吴俊林告诉记者,选择在泰和县停留办学七个月,竺可桢校长是经过了充分考虑的:(出录音)因为这个地方呢,县城附近,上田村,离县城有六里多路,不在闹市区,又有萧氏祠堂,环境很好,有九幢房子,连排的,院子也这么大,适合办学。(录音止)
浙大师生转抵泰和后,学校即开始上课,并进行了期末考试。在抗日烽火中,师生们的科研工作也未停止。泰和县党史办主任 吴俊林:(出录音)竺可桢校长日记上面反映,大家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学生挑灯夜读,老师没日没夜教学。(录音止)
浙大师生除治学外,还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募集捐款,慰劳部队,并为泰和群众修河堤,治水患,建学校,育人才,受到群众称赞。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竺可桢校长亲手栽下的柏树已是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浙江大学求是创新,不屈不饶,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