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整合改革乘风破浪 衢州园区“铁军”气势正盛
浙江在线1月25日讯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4年,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大潮中不过短短一瞬。“绿色产业新区、衢州东南新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用4年多时间的成长和蝶变,改变了衢州城市发展的脉络和格局。
在衢州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下,2012年10月15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衢州综合物流园区“四区合一”,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园区”)正式挂牌,在全省率先整合改革为“一个平台、一张蓝图、一套班子、多块牌子”,实现实体化运作,衢州城市发展迎来了跨时代的变革。
勇立历史潮头,“撸起袖子加油干”。4年多来,园区固定资产投资从147亿元增加到220亿元,年均增长两位数,近年来保持15%以上的增速;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35.7亿元到2016年的55亿元,年均增长18.8%;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52亿元增加到218亿元,年均增长9.1%,新产品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达40.2%。在全省国家级开发区争先进位综合考核排名中,由倒数第二跃居前茅,成为省政府表彰的5个年度先进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美丽蝶变的背后,我们清晰地看到:一条清晰的招商引资脉络纵贯全局,成为撬动经济引擎的有力支点。
4年多来,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这个全省唯一一个以“绿色”命名的园区,立足本地产业特色,以发展壮大绿色产业为核心,向强链补链方向精准招商,促成优质项目密集落户,一支抓铁有痕的专业化招商“铁军”队伍,更是攻坚克难,打破地域局限,在全球范围寻找合作伙伴。
韩国晓星集团、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俄罗斯应用化学科研中心、英国凯文国际投资、法国杜亚、日本斯戴拉化学株式会社……40多家外资企业花落园区,为衢州打上了国际化烙印;巨化集团、元立公司、华友钴业、开山集团、西安隆基、立昂微电子、艾森药业、均瑶集团……一批批行业领军企业接踵而至,与本地上下游产业链和谐互补。
4年多来,园区招商始终保持“项目引进突破有力,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投资主体实力更强,储备项目充裕招商后劲不减”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共吸引落地项目205个,协议投资额866亿元,35个储备在谈跟踪项目。这股蓬勃向上的力量,正引领着衢州及浙西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迈向全新发展阶段。
梧桐成荫 引得金凤竞来仪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与流动,最终是为了寻求资源最佳配置,如何在世界经济环境不佳的新常态下,提升园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何统筹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为“两美浙江”时代,呈现一个具有更高城市化水准的园区?
面对这些关乎前途的命题,4年多来,园区累计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406个,投入资金50多亿元,扎实推进老区块“3346”城市功能环境提升共3期、新区块“23989九通一平”、“厂中村”“园中村”搬迁及“五四三”环境整治提升等产城融合平台功能配套、环境治理与建设提升工程,提升城市能级,为各类招引企业打造舒适、更富活力的承载空间。
在基础设施配套上,通过新拓展区“23989九通一平四化”建设,4年多来累计实施55项工程,投资25.8亿元,园区内40多条道路已建成44.3公里,新建标准厂房7.7万平方米,形成熟地2.5万亩。
在生产性服务配套上,通过已建成区实施二期以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四化”大提升的“3346”城市功能与环境提升工程,4年多来累计实施40项工程,投资11.6亿元,完成道路改造面积195.5万平方米、重要节点19个、人行道15.8万平方米、绿化带3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面积4年来从2012年的69.5万平方米增至目前的133万平方米。
在生活性服务配套上,园区谋划建设了一批商务金融、酒店餐饮等配套项目,区内金融机构从2012年的5家增至目前的17家,一批公寓住宅及滑草场、大型商业网点已交付使用,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提速建设,并加快布局建设生活配套功能项目、文化餐饮项目、“韩国风情街”,以及工匠学院、小学、医院等服务业配套项目。
在生态环境配套上,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打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一系列环境整治组合拳,极大改善了园区面貌。园区被评为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东港模式”荣获“‘治水美镇浙江样本’管水护水样本美镇”称号,白沙溪被评为全市“最美生态治理河道”,辖区32条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全部合格。“四边三化”新增绿化面积15.18万平方米,完成赤膊墙整治16.5万平方米,完成蓝色屋面整治43.1万平方米。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改造旧住宅区14万平方米、旧厂区148万平方米、城中村81万平方米,累计授牌14个无违建村(社区)。
告别了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园区形象,一座布局合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新区,融入了人们的幸福生活,园区阔步迈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的开发区升级版时代。
因为看中了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广阔的发展潜力,90多个投资过亿的招商引资项目在这里落户、开花、结果,韩国晓星氨纶丝项目落户后,将原计划投资3亿美元追加到10亿美元;台湾(浙江)明旺乳业项目先后13次追加投资,由刚落户时投资1000万美元追加到2亿多美元……绿荫浓郁的梧桐树上,金凤凰竞相飞跃而至。
优质项目 促新旧动能转换
这是一片朝气蓬勃、不断成长并走向成熟的发展高地。高端项目、优秀人才蜂拥而至,创新风潮涌动,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使园区从单纯的产业集聚地,华丽转身为衢州新的城市“发展极”。
总投资70亿元的韩国晓星工业园,是衢州近年来投资企业档次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综合带动性最强的外资项目,晓星带来的世界一流的高纯度NF3项目,改变了中国缺乏生产NF3技术的尴尬,在晓星工业园园区基础上,中韩产业合作园顺利落成,标志着园区在国际化品牌之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杉杉集团锂电池材料及配套、北斗星六氟磷酸锂、华友钴业与世界化工巨头合作建设锂电池材料及8—12吋晶圆等项目,促进园区氟硅钴产业向锂电池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产业转型提升,由单一向集群发展,实现园区新材料产业“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安隆基、顺络电子、艾森生物等项目,壮大了电子信息与智慧、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改变了园区以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世界500强企业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与区内企业合作投资1.1亿美元的掘进钻车生产项目,总投资7.19亿元的百年老字号、哈尔滨马迭尔食品项目等均花落园区,进一步做大了衢州主导产业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等的产业规模……
在园区,乐叶光伏与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的成功牵手,成为当地高新技术产业整合发展的佳话。
两年前,光伏产业寒冬来袭,国内不少光伏企业处于元气大伤、持续低迷的状态。作为招商引资进衢企业,乐叶光伏面临同样的困境。董事长叶志卿当时坦言,光伏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集中度化的历史时期,唯有顺应趋势,主动融入大企业“怀抱”,才能实现转型发展。
2015年12月,招商引资企业——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乐叶光伏成为西安隆基重要的光伏组件电池片及相关产品生产基地,依托隆基强大的技术、资金等优势,专注于单晶组件生产的乐叶,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如今,总投资80亿元的西安隆基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组件、2GW电池片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延伸拓展了衢州光伏太阳能的产业链、客户链,2016年当年实现产值42.1亿元。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源泉。
为提升创新氛围,园区通过打造“5523”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集聚高端人才、资本、产业等要素,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另辟蹊径在上海张江打造创新飞地——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借势借地借人才,经过两年多的高标准运营,目前引进的11个优质生物医药项目均注册在衢州,基地孵化成功后,将全部落地衢州实现产业化。项目全部产业化预计总投资约35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10亿元,将大力推动衢州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壮大。园区还创建了慧谷工业设计园等创新基地等,拥有国家、省、市高新科技企业92家,集聚汤炎、徐华强、席志坚等国家级、省级“千人计划人才”36名,引进海内外主层次人才1000余名,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8家,新增发明专利489个,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6.3%。
有园区雄厚的产业积淀和创新能力做支撑,衢州,因此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更多筹码和底气。
招商“铁军”
精准服务出实招
4年多来,世界经济环境依然不佳,招商引资战役更加艰苦卓绝,园区招商引资却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走出了一条“从项目到集群、从产业链到产业基地”的招商转型升级之路,这一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园区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招商“铁军”。
4年多来,园区招商引资埋头实干、保持定力,真正践行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克难攻坚,逆势而上,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形成“1536”的招商格局,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区域作为招商重点,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加强产业、行业、大企业战略行业规划研究,把握经济新常态特点,实施产业对接招商、外派驻点招商、各片区服务招商、平台企业招商等在内的各类专业招商举措多管齐下,按图索骥,按照紧盯“一张图”,打造“一条链”的要求,强化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延伸和创新链升级中招商,引进一批能强化产业基础、补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的大、好、高、上招商项目,实现了配套联动、抱团发展。
“全力以赴精准招商,是提升招商效率的有效途径。”集聚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郑河江说,思路改变了以往招商盲目求快、着眼短期的弊病。目前,园区招商形式已由拉网式、地毯式招商向精准化、靶向型转变,由供给侧招商向需求侧招商转变,由全产业招商向全产业链招商转变,由接待型、坐等型招商向谋划型、主动型招商转变。同时,强化软环境建设,由优惠政策吸引转向打造环境。推出即时办理(办结)制,领办、代办制,真正把园区建设成为“办事态度最好、办事程序最少、办事速度最快、办事水平最高、办事作风最硬”的投资热土。
在园区,不论身处何职,每个人都积极引项目、抓信息、交朋友,练就统筹协调、布局选址、决策预审、招商接待、投资咨询等综合本领,形成了“一对多”“点对面”“倒金字塔型”的招商统筹服务态势。这支勇于开拓、敢拼敢干的招商“铁军”队伍,经常在全国各地奔走,把来自园区的服务诚意和温度送到企业深处。
“铁军精神”,体现在集中兵力全力以赴打好招商之仗,体现在项目的盯劲上,体现在“亲清”的政企鱼水情上。经过50多轮的漫长对接洽谈,就项目选址、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保障等问题,与韩国晓星工业园项目开展“问诊式”沟通,在与越南等国及国内广东、重庆、江西和我省多个地区的竞争中,最终园区脱颖而出。均瑶项目被园区干部为百分之一的希望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招商精神所感动,最终落户……
高精尖项目的引进,做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规模。总投资10.5亿元的均瑶项目、总投资7.19亿元的哈尔滨马迭尔项目、世界500强企业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等项目的引进,进一步做大了衢州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
改变了产业格局。多年来园区一直以化工、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西安隆基、顺络电子等项目的引进,壮大了电子信息与智慧、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引进西安隆基项目后,原不起眼的乐叶光伏产值跃升到衢州工业企业前三名,并且带动了全市光伏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多年来,氟硅钴产业在高新园区中一直保持一枝独秀,而杉杉集团锂电池材料及配套、北斗星六氟磷酸锂、华友钴业与世界化工巨头合作建设锂电池材料及投资50亿元的8—12吋晶圆等项目的引进,促进氟硅钴产业向锂电池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产业转型提升,由单一向集群发展,实现高新园区新材料“百花齐放”。
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韩国晓星世界一流的高纯度NF3项目的引进,解决了衢州几十年来一直想生产NF3而缺乏技术这一难题;中国第一个、也是国内至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新药——艾森生物医药艾维替尼胶囊等项目引进,以及一批降糖功能保健品产业化及相关药物、抗病毒药物(肝靶向药物)及抗癌新药等11个优质生物医药项目,补上了衢州生物健康产业的短板,带动衢州产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4年,转瞬即逝,却足以创造一个发展传奇。在衢州乃至浙江省招商引资的版图上,园区创造了一抹靓丽向上的“绿色”,这抹绿色正成长为浙西地区新的发展引擎,也将为衢州开启新一轮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