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马一浮近180件书法作品亮相杭州

24.06.2015  12:36
原标题:国学大师马一浮近180件书法作品亮相杭州

原标题:国学大师马一浮近180件书法作品亮相杭州

图为作品。 施佳秀 摄

图为作品。 施佳秀 摄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 (记者 施佳秀)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国学大师马一浮近180件书法作品、手稿、信札以及读书札记等23日于浙江杭州全面亮相展出,展示“一代儒宗”马一浮精湛超逸的书法艺术,以及学问之外的艺术世界。

马一浮(1883—1967),浙江上虞人,幼名福田,字耕馀,成年后改名浮,字一佛,后改字一浮,号湛翁,别号蠲叟、蠲戏老人等,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现代杰出的国学大师暨新儒家哲学家。

据了解,马一浮早年留学欧美,曾办刊翻译传播西方文化,青年时期通览文澜阁《四库全书》,1938年受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之聘,赴江西泰和、广西宜山开讲国学,后赴四川乐山创复性书院,教习刻书,曾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全国政协委员,辑著《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续编》等。

浙江是马一浮研究的中心,这次展出的作品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图书馆收藏。本次展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馆长斯舜威说,浙江应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宏扬国粹,彰显人文,突出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浙派艺术的传统本质,对当下的转换、融和、调整也具有借鉴作用。

马一浮治学翰墨,笔耕不辍,其真、草、篆、隶无一不精,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的泰斗”。本次展览共展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图书馆藏马一浮作品近180件,包括书法、诗(词)稿、书简、碑铭、序跋等,其中半数以上的作品为首次展出。

斯舜威表示,传统文化是民族之花,从前辈大师的学术理想和艺术创造中,深度诠释着中国文化精神之所在,值得学习和领会。他提出,希望由此在书法、文史研究领域具有崭新的学术意义,较为全面地展示“一代儒宗”马一浮学问之外的书法艺术。

据悉,本次展览时间:2015年6月23日至7月10日,展览地点为浙江美术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