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往来

18.08.2014  20:22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传统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指从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前往南海和印度洋的贸易航线;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学术界也常常把中国到东北亚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琉球群岛的贸易航线,也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至迟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唐宋元明时期发展到高峰,其具体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将中国生产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运往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而从海外市场输入象牙、香料、宝石、金银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对外贸易兴盛一时,同时加强了古代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元朝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由“海上丝路”返回本国的。从贸易品的角度,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陶瓷之路”、 “茶叶之路”、“香料之路”、 “白银之路”、“宝石之路”等不同的称呼;从航线的角度,又有南洋航线、西洋航线、东洋航线等不同的说法。

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航线和贸易规模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也有不同。战国秦汉时期,地处华南的南越国就有十分繁盛的海外贸易,这在南越王墓等考古发掘中得到实证。南越国的输出品主要是: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输入品正如古文献所列举的“珠玑、犀(牛)、玳瑁、果、布之凑。”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

到了汉代,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规模有进一步的扩大。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已使用风帆;大秦(罗马帝国)已第一次由海路到达广州进行贸易;中国商人也到达了罗马。这标志着横贯亚、非、欧三大洲的、真正意义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随着汉代种桑养蚕和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输出品。而乳香(薰炉)和家内奴仆(托灯俑)乃以往输入品中所未见。

孙吴政权黄武五年(226年)置广州(郡治今广州市),加强了南方海上贸易。到东晋时期,对外贸易涉及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而且西到印度和欧洲的大秦。丝绸是主要的输出品。输入品有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翡翠、孔雀、金银宝器、犀象、吉贝(棉布)、斑布、金刚石、琉璃、珠玑、槟榔、兜銮等。

唐宋时期以迄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进一步发展,总体而言,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含铜钱)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宝石、象牙、犀牛角、玻璃器、金银器(包括白银)、珍禽异兽等。中国官方海外贸易在明初郑和下西洋时,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有一定衰落,进入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以后,西方殖民者进入东亚贸易圈,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逐步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所蚕食,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中日之间的海上贸易,由于文献档案翔实,考古实物证据丰富,可以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品往来提供借鉴:

中日两国之间通过朝鲜半岛或经由日本海环流水路,交往十分方便。据日本古史记载,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6年),中国的罗织物和罗织技术已传到日本。公元三世纪,中国丝织提花技术和刻版印花技术传入日本。

隋代,中国的镂空版印花技术再次传到了日本。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在浙江台州获得青色绫,带回日本作样板,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日本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如:绞缬、腊缬、罗、绸、绫、羽等。

唐代,江浙出产的丝绸直接从海上运往日本,丝织品已开始由礼物转为正式的商品。奈良是当时日本的首都,可以说是中国丝绸之路的终点,正仓院则是贮藏官府文物的场所。今日的正仓院已成了日本保存中国唐代丝织品的宝库,其中的很多丝织品即使在大陆也很难见到,诸如彩色印花锦缎、狮子唐草奏乐纹锦、莲花大纹锦、狩猎纹锦、鹿唐草纹锦、莲花纹锦等,还有不少中国工匠当时在日本制作的、兼具唐代风格与日本民族特色的丝织品。

宋代也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在宁波、泉州、广州、上海、澉浦、温州、杭州设置市舶司,多口岸向日本出口龙缎、苏杭五色缎、花宣缎、杂色绢、丹山锦、水绫丝布等。明代则是日本大量进口中国丝绸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清初采取海禁政策,后由于国内外的强烈反对而陆续开放。此时,日本仍继续大量进口中国生丝。1633-1672年间,日本每年进口的中国丝仍在20万斤以上。当时甚至还有山东、陕西、安徽、浙江等地的商人直接从事海上贸易活动,远航至日本等国,以中国的绸绫等换取椒、檀、铜、藤等货物。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国政府为了换取日本出产的铜,允许中日官方往来,进行丝绸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更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日本。 日本在大量进口中国丝绸的同时,积极引进中国的桑种、蚕种和先进技术,并于1868年前后确立了振兴蚕丝业的基本国策,积极学习欧洲的蚕丝实验科学,订立奖励专利政策,兴办科教机构,蚕丝业从此欣欣向荣。1909年,日本出口的生丝已达到8372吨,超过了中国(7480吨),位居国际首位,其后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直到1977年产丝量才重又超过了日本。

【作者简介】

姜波:博士,现为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德国慕尼黑大学古代文化研究中心( Munich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Cultures)兼职教授、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国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个人研究领域为汉唐考古与中西交通史(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著有《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盛世风采――唐三彩》、《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等。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