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最后一名“风语者”逝世 曾影响二战局势

25.06.2014  12:3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胜的关键要素是那些从未上过战场,整天跟数字打交道的人:密码员。从潜艇战到诺曼底登陆,从中途岛海战再到击毙山本五十六,失败的一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密码上栽了关键性的跟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形象地称这些密码员是“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鹅”。

  二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外族人无法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6月4日,美国最后一名“风语者”切斯特·内兹去世,终年93岁。从此,美国海军的29名“风语者”全数凋零。

  征召纳瓦霍人入伍

  192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纳瓦霍部落,一名叫内兹的男孩出生。从咿呀学语开始,他就跟着父母学会了纳瓦霍语。

  慢慢长大后,父母把内兹送到寄宿学校,在这里,英语成为他的第二语言。从小说惯纳瓦霍语,内兹总是在老师提问时用纳瓦霍语回答,老师甚至用肥皂洗嘴巴来惩罚他。就是这样一种会被老师惩罚的语言缔造了他的传奇人生。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军被迫对日宣战,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

  就在美军高层焦急万分时,1942年初的一天,美海军办公室来了位自称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他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非常难懂。

  军事当局决定选取纳瓦霍语作为代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语言的语法和音质对于非纳瓦霍人而言几乎是无法学习的,而且该语言是没有书面形式的。

  约翰斯顿曾跟着父亲在纳瓦霍地区传教,他是为数不多的能流利使用纳瓦霍语的非纳瓦霍人。他向美国海军演示纳瓦霍语可以在20秒内完成将一条3行长的信息加密、传输、再解密的全过程,而当时的其他装置则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同样的过程。震惊的美国海军认定这是件“了不起的事”,但还是做了一次评估。

  评估显示,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非纳瓦霍人能熟练地用这种语言,而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于是,美军答应协助约翰斯顿实现这一构想,开始招募纳瓦霍土著新兵。

  1942年年初,一名海军陆战队征兵人员来到内兹就读的寄宿学校,寻找会说流利的纳瓦霍语和英语的年轻纳瓦霍人。报名参加的内兹坦言,最先吸引他参军的是海军陆战队的制服。能穿上梦寐以求的好衣服和填饱肚子,内兹觉得很满足,尽管备受歧视的纳瓦霍人当时在美国甚至没有投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