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中县“点、线、面”推进教育扶贫

30.11.2016  17:03

  近年来,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改变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点、线、面”实施教育发展脱贫工程,依靠政府支持、社会力量的鼎力相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点:精准识别因学致贫家庭。根据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名单,琼中组织人员走村入户,深入贫困家庭,对“因学致贫”的困难家庭进行精准识别,建立精准的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贫困县办富教育。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琼中建立从学前教育到大学的多层次、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每年,琼中从贫弱的财政中挤出钱加大教育投入。2012年至2016年,琼中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近19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8%。这5年,琼中教育教学节节攀升,中考全省排名“四连跳”,从第17位提升到第6位,升幅全省第一,琼中思源实验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线:坚持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自实施教育发展脱贫工程以来,琼中还相继建成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2所教育移民学校,把偏远贫困乡村部分学生安排到县城就读,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根据教育实际,先后出台《琼中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3—2018)》等4个规划,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为教育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琼中聚焦薄弱学校,大力推进农村校舍安全、餐饮工程、教师周转房、城区教育扩容、农村公办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做到精准扶弱,让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均衡教育发展的成果。2012年至2016年,琼中共投入校舍建设资金4.3亿元,新建中小学校2所、镇村公办幼儿园15所,改扩建中小学校38所,建设教师周转房257套,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食堂29个,食堂一律由学校经营,员工工资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成功打造足球、武术和“民歌、民舞、民服”三进校园等教育品牌,引进优秀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27名。今年秋季入学,琼中全县中小学生总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08人。曾经因家庭困难,外出打工的学生如今重新回到课堂,琼中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7%提升到8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2年的92.1%提升到94.3%。

  面:教育扶贫政策遍地开花。实施教育发展脱贫工程,琼中将贫困家庭的在校大学生、高中生、中职生、初中生、小学生、幼儿园等全部列为教育精准扶贫对象。琼中还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不仅率先在全省实施高中教育阶段“三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还对品学兼优的初中、高中、大学生实施奖励。自2014年起,对于中招考试全县前200名就读琼中中学的学生,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并每年补助80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生活、交通与学习资料费用。对家庭贫困的高中生考上大学者一次性给予3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奖励性资助;在国家和省补助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列支20多万元提高教育移民特困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列支200多万元为全县学生购买平安保险。

马哲海副局长深入峡江县金坪民族乡调研
来源:民族经济发展处、峡江县金坪民族乡    发布民族宗教局
新余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新华深入少数民族村调研
来源:新余市民宗局    发布日期:2019-03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