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现上万卷中医古籍 名医后人寻开发传承

23.06.2014  16:40

  上万卷古籍展现在眼前,你会是什么感觉?况且,不是在博物馆,而是在民宅。6月21日,记者在海口市民霍先生家见识了这些珍贵的古籍,大部分是中医古籍,其中不乏稀世珍品。由于数量巨大,家属希望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以更好的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造福子孙。

  海南名医家传古籍

  这批藏书的主人,是海南名医霍列五先生。

  霍老先生在海南中医界享有盛誉,直到今天在海口老街上岁数的老人,对霍列五先生并不陌生,仍然会竖起大拇指。

  霍列五先生行医六十余年,一生乐善好施,生前专注中医研究,收藏了大量的典籍,共有上千种,数万卷。

  家属介绍,这些中医古籍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大量具有珍贵实用价值的验方、医案。《黄帝内经》、《仲景全书》、《本草纲目》就有明清多种刻本。

部分中医古籍善本

黄帝内经素问》道光二十年宏道堂木刻本

    《儒门事亲》,中国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张从正编撰,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

    《鼠疫汇编》第五版,由海口高州会馆捐刻,翰文堂藏板,书为16开本,共49页,大字宋体排印,间有小字夹注。出版时间为光绪二十三岁丁酉(1897)。

  其中一本《鼠疫汇编》出自清朝光绪年间,海南发生鼠疫,《鼠疫汇编》就是当时针对性的医学指导手册,收效十分明显,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医学价值。

  据家属介绍,这批古籍中许多验方至今依然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例如,曾有海南本地有多位哮喘患者,慕名前来寻方,用了霍列五先生根据明代太医龚云林古籍《云林神彀》制药丸紫金丹之后治愈,专程上门感谢。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宝库,在理论上具有整体综合的优势,有助于推动未来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符合人体多样性特点,对一些疾病的防治能提供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方药上,天然药物蕴藏丰富,2万多种药材、10万多个方剂,是中药新药开发的巨大资源;在养生保健方面,拥有系统理论和多种有效方法,在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亚健康状态人群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专家推测,这么巨大的一批珍贵中医古籍,在海南属于绝无仅有,具有极其丰富的学术和实用价值。

   精心保存传承文化

  对如此庞大的中医古籍,霍列五先生后人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分类整理,精心收藏。记者现场看到,所有古籍的品相完好、十分整洁。

  为保存这批古籍,家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经历两次劫难,一次是文革时期,大破四旧,所藏大部分古籍遭到破坏。后来,在90代,老宅失窃,又有一批包括明代木刻本在内的古籍下落不明。

  遭到这两次打击,家人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将这些稀世珍藏古籍好好的保存下去,传承好这些中华文化的根基,既是历史责任,也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据介绍,存世中医古文献近10000余种是人类社会极为丰富的一笔知识财富和遗产资源。没有中医药的文献古籍就没有今天发展的中医药学,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人类自结绳记事以来,先后经历了以甲骨文、石刻、竹简等为载体的传播工具,后来发明了纸张和活字印刷,使传播媒体进蕉即戳朔稍尽。

  北宋以后的古文献包括中医古籍由于有了刻板印刷技术的大量应用,大部分得以传世,它不仅记载了宋以前的中医药内容,极大丰富了中医药研究的内容和方式,也大大推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古籍文献中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即使是今天有些还尚未被认识和发现,但随着后人逐步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对海量古籍文献的收集、查找、考证和整理,将使大量沉寂的文献信息展现出时代风貌,使中医古籍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如此巨大的医学古籍在海南发现,无疑是本地的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