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提取大量文物

21.11.2015  18:56

 考古人员提取博山炉

刚刚提取出的韘形玉

中间镶有玛瑙的玉环
 

从现场清理到实验室“解密”——今天(21)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集中提取了马蹄金、韘形玉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被运送到实验室,将在特别创造的微环境下进一步修复研究,破译出更多2000年前的历史信息。江西台记者王莹、万芳报道:
(出现场音,压混)上午十点,在海昏侯墓主椁室内,几天前发现的马蹄金、金饼静静地等着被接离现场。数名考古人员戴着白手套,将金器周边清理干净后,用一块薄钢板,小心翼翼地插入装金器的漆盒底部,将漆盒和金器一并托起,安放在海绵上,再运到实验室。此前,考古人员反复研究了几套提取方案,并进行了模拟实验,确保文物安全和现场信息完整。国家文物考古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
(出录音)“一定要把它跟周边的关联、关系弄清楚。金饼如果一个饼一个饼拿出来,其他信息可能在拿取的过程中受损,插的时候要保证盒子的信息也能够相对比较完整。到室内分离就比较好分离。”(止)
继金器后,博山炉、连枝灯、铜壶、铜镜、玉环、韘形玉等等也逐一被提取。由于主椁室曾经发生过坍塌,这些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位置发生过移动。考古人员第一时间将它们送到了实验室,先像给病人止血包扎一样,对它们进行紧急临时性保护,去除泥土等附着物,再进行有害成分检测。在清理修复中,特别要注重两“”工作:一是“微痕考古”,认真查看文物上面微小的痕迹,能否透露更多重要的历史信息;二是将文物保存在专门的容器里,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微环境”。海昏侯墓考古实验室相关负责人管理:
(出录音)“泥土中酸碱成分,还有微生物,微环境做个大检测。然后保证一个温湿度,制造一个小的微环境。湿度和温度恒定的,相对湿度40%左右。”(止)
从这次集中提取的文物中,更多历史信息被解读出来:马蹄金、麟趾金是西汉时高级礼制祥瑞纪念品,博山炉反映了当时高级贵族的高质量生活,铜壶等薄壁铜器则体现了秦汉之际较高的青铜器铸造水平。专家表示,文物的价值不以它是否残损作为唯一判断标准,通过文物“破译”出的历史信息,有时比实物本身更为重要。随着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进一步清理发掘,将会有更多重要的历史信息被解读。国家文物考古组组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
(出录音)“多个角度,各个层面,表现了当时海昏侯的实际生活。还会有更多吸引人眼球的东西,一个丰实贵族的生活将会进一步证明。”(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