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明日启动发掘

13.11.2015  10:06

  11月14日上午9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将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对主椁室的清理工作拉开帷幕。据悉,央视和江西卫视将现场直播这一文化盛况。墓主人到底是谁?里面是否有珍贵文物?这一切的推测,都有待于主椁室的打开以及后续的深入发掘 。按照目前的计划,主椁室将在本月14日开始发掘,首先清理、提取棺椁周围的文物,主棺将被运往实验室打开。

   直播将采用高科技手段

  记者了解到,对于此次重大考古工作,中央电视台预计进行四至五次现场直播。其中14日的直播可以说是万众瞩目,此次央视将以现场直播和动态报道相互结合的方式,对海昏侯墓主椁室的开启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据了解,此次央视直播队伍汇聚了近30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其中还包括曾参加过老山汉墓等考古直播工作,拥有丰富考古直播经验的直播记者。本次直播安排了6个机位。其中,主墓下层有3个机位,主墓上层安排了2个机位。还运用12米摇臂全方位拍摄墓园场景,不错过任何一个角落。

  高精尖设备也是此次直播的重要装备,其中防水防震的GoPro摄像头将被首次应用到考古发掘直播中。GoPro相机将被戴在一位考古工作人员的身上。这样一来,观众就可以从考古人员的视角直观主椁室的发掘工作。而无人机的使用更将让观众看到航拍的壮观景象。

   运用全站仪对文物进行坐标定位

  1号主墓主椁室发掘已基本准备就绪,考古人员正在抓紧清理主椁室上面两层盖板掀开后的文物。据介绍,位于主椁室的东北角主棺,微微有些倾斜,显然是早年墓室垮塌、 地下水淹没椁室使其慢慢漂移所致。考古人员发现,1号主墓有一层白膏泥、一层沙和一层炭覆盖在棺椁上方。三层加起来共有七八十厘米厚。因为有这么厚的三层,所以使1号主墓始终处于绝氧状态。

  目前,主棺已经被一层薄薄的塑料膜盖住,主椁室的其他部位覆盖了一层椁板腐朽后留下的碎屑。考古人员在主椁室上架设了厚厚的木板,他们站立在木板上对文物进行清理。主椁室二层平台上,考古人员还用全站仪这种新型探测仪器对文物进行原始坐标定位 ,并完成实时数据存储,为以后绘制图纸等留下基础资料。从1号主墓内出土的椁木,全部已被移至在墓园内搭建的椁木库房内。这些椁木存放在那,让其自然风干。

  为了墓园后续的考古发掘,古尸储藏柜也已经送进文物库房。库房内,还有一个20平方米、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的低氧文物房。低氧文物房的作用则是对出土的重要文物进行保护及修复的,是在文物保护技术上的一种新的防护措施手段。库房内还有3台低氧气调保护储藏柜、5台工业加湿机,以及移动供气源。

  为了做好直播前的准备工作,场外各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距离西汉海昏侯墓5公里外的公路上,交管部门已经摆放了相关指示路牌,墓园外的山脚下,也围起了一个临时停车场。而在通往墓园的路上,还竖起了“多留文化遗产,少留精神遗憾”、“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的标语,令人对明日的现场直播又增添了几分期待。

   主墓发掘期间香气不断

  在主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领队杨军告诉记者,2011年考古人员刚刚进入1号主墓, 当时进入盗洞后,考古人员进入内部,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2014年1月,杨军带领其他考古人员开始对1号主墓进行发掘。虽然时间过了将近3年,但考古人员依然可以闻到香气。香气从何而来?杨军猜测可能是棺椁所用的木材散发出的香气,或者是漆木盒内装有香料的缘故。由于目前主墓的漆木器出土之后都整体打包装箱进行实验室考古了,所以香味究竟从何而来,还要等待下一步考证。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认为,这股香味也有可能是1号主墓在绝氧条件下的松香味。

  值得一提的是,在1号主墓也就是海昏侯墓的旁边有一个山包,是侯夫人墓。据了解,2011年在发现古墓被盗后,考古专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侯夫人墓看起来比主墓更加醒目,差点被认为是主墓。据专家介绍,当时他们并没有简单地通过外观来判断哪座是主墓,而是用方位来断定的。“一般来说,墓主人的墓葬位于西边,夫人的墓葬位于东边。”专家表示,对主墓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并不完全因为它是主墓,“主要还是由于盗墓贼已经对墓葬有所破坏,使得保护难度加大,所以才开始了发掘。

  (见习记者 张力文 首席记者 徐蕾)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
关于2018年5月我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通报抄告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