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内棺清理方案确定

31.12.2015  10:28

文物保存好于预期 专家组决定套箱提取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入了最关键阶段。经过专家多次现场勘察和论证,昨日上午,内棺考古发掘方案终于确定。因为内棺文物保存情况比专家预期的更好,但堆积情况非常复杂,专家们决定将内棺与棺床一起整体套箱打包提取至离主墓室一公里左右的文物保护用房进行细致整理和提取。 

   确定整体套箱打包提取方案

  30日上午,考古专家云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对内棺内部文物的保存、分布等情况再次进行了分析,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进行了两轮现场会议,最后确定将内棺整体套箱,打包调运进入文物保护用房进行清理发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告诉记者,虽然内棺被压垮了,但里面的文物基本没有移动,保存得很好。目前可以推测里面有大量的玉器以及一些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最重要的是里面可能有墓主身份的直接证据,如金印、私印。

  据了解,内棺整体套箱打包提取运输需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估计最晚1月4日上午可以把箱子整体运到文物保护用房。”专家表示,现场清理和整体套箱打包到文物保护用房,各有利弊。现场清理空间有限,在湿度和温度等环境控制上不如文物保护用房,另外文物保护用房的作业条件相对更好,为更好地保护文物,专家还是选择了更为繁琐的方案。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表示:“我们之前发掘的真车马坑中,马的骨头遗骸保存并不好,马的骨头基本都不存在了。这也与南方的酸性土壤有很大关系。墓主的遗骸能否保存下来,或者保存是否完整,还要等待内棺清理结果。” 李存信告诉记者,如果发现遗骸,考古人员将会采取非常慎重的方式提取,用于体质人类学研究和病理学研究。

   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进行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已经对内棺做了些整体套箱打包的前期准备,正用海绵和塑料对主棺进行包裹,尽量隔绝空气,保存湿度。据了解,整个内棺长约3.8米,宽1.6米,高65-70公分,整体套箱后总重量达到4吨,为整个提取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据了解,此次内棺的实验室考古不在低氧工作间进行,而是在文物保护用房进行。信立祥告诉记者,目前文物已经暴露在空气中,进入低氧舱和不进入低氧舱清理差别不大,而且低氧舱内的空间比较小,考古人员进去工作很不方便。

  此外,5号墓棺柩以及主墓室回廊钱库中的钱币也将一同送进文物保护用房进行实验室考古。为了确保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安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正在完善并加强相应的文物运输、实验室考古安保措施。

   出土“玉瑗”或与皇帝有关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诸多玉器不仅让人惊讶于汉代玉器制作之精美,也佐证了墓主身份高贵。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震云撰文提出,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玉器可能是“玉瑗”。而且“玉瑗”的出现也侧面佐证墓主可能当过皇帝,或侍奉过皇帝。

  据他分析,根据海昏侯墓出土的环状玉器来看,中间的孔较大,应该是“玉瑗”。《荀子·大略》中记载:“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黄震云认为,在用途上,瑗表示征召,《说文解字》中也记载:“瑗,大孔壁,人君上除阶以相引。” 瑗还有援手的义项,用作人君上台阶时候搀扶性质的手把器。由此可见,墓主应该当过皇帝,或侍奉过皇帝。(首席记者 徐蕾)

6月29日停电公告
  6月29日6:00--10:00110kV广南中国南昌
6月27日停电公告
  5:00--12:00110kV青山湖变洪都中中国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