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漆器工艺精湛

29.12.2016  08:06

  我国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漆器制作的技术与工艺在西汉时期就已相当成熟。在海昏侯墓出土的3000多件漆器中,既有鼎、壶、杯、盘、勺等饮食器皿,也有奁、盒、几、案、箱等起居用具,甚至还有大型通体髹漆、色彩斑斓的温明、轺车、乐车和棺椁。这些漆器造型优美、构思巧妙、色彩亮丽、工艺精湛,令人不禁赞叹汉代髹漆工艺水平之高超,漆器文化之繁盛。

   汉代漆树资源丰富

  海昏侯墓中的许多漆器上都撰有铭文,有用漆写上去的,也有用小刀刻上去的。历史学者王金中认为,漆器上铭文,最早可能是由青铜器铭文演化而来。在古代,制作一件漆器要比制造同等大小的青铜器更加费工、费料、费钱,在这样贵重的器物上铭文,是非常郑重的事情。这些铭文内容多为制作这批漆器的年代、用料、用工、费用,漆器的名称、尺寸、数量、用途和制作人的姓氏等。

  在海昏侯墓漆器上的铭文中,还记载了制作每件漆器的用漆量。如一件木笥“用漆一斗一升六蘥”;一件丹水笥“用漆一斗二升十蘥”;而一件丹画盾为“用漆二升十蘥”。斗、升、蘥都是容量单位,木笥一批就做了30件,用漆可达33斗之多;丹水笥一批做了20件,用漆可达24斗之多。这些还是小件漆盒,如果是大件物品,更是用漆无数。那么,这样大量的漆从何而来呢?王金中认为,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栽培漆树,到西汉时期发展为大面积造林。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陈夏千亩漆……此其人一千户侯等。”那时不仅有大片的漆树园林,而且设有专门的官吏管理,可见生漆的生产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中国是漆树的原产地,从分布区域看,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六省最多,刘贺生前所在的山东、江西等地亦有漆树资源,所以海昏侯不愁采购不到充足的用漆。

   丑布”使漆器表面平滑如镜

  在漆器制作的用料中,铭文中反复提到“丹臾”或“丹犹”、“丑布”。“丑布”是一种由麻、棉或丝等纤维织成的布。专家认为,大型漆器在髹饰时先要在其上做地子,披麻挂灰,这里使用的麻,可能就是纤维较粗的“丑布”。海昏侯的棺木开启时,曾有考古工作人员感觉到手在抬棺板时接触到的好像不是木头而是一层布,说明棺板在髹饰时使用了“丑布”。运用这种方法髹饰,可以增强漆的附着力,增加漆器本身的韧性,并让漆器表面光滑平整如镜。

  “丹臾”或“丹犹”可能是指红色或者其他色彩的颜料。“”与“”同音,“”与“”同音,说明这种颜料使用时必须用油脂类的东西来调和,所以叫“丹臾(腴)”、“丹犹(油)”。古代配制彩漆使用的都是矿物颜料,成本很高。红色的要用朱砂或红珊瑚,绿色的要用绿松石,黄色的要用雄黄……这样调制出来的漆料色彩可以保持长久的鲜艳。

  髹,就是用漆涂饰器物。那么,海昏侯墓内出土的众多漆器中髹的用工量有多大呢?铭文中说“财用、工牢”或“财物、工牢”“并直(值)”若干钱。“财用”或“财物”显然是指漆、布、颜料的费用,如果按照工、料对半计算,做一件木笥需480钱,一批三十件就得14400钱;做一件丹水笥需345钱,一批二十件就得6900钱……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金中在《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中认为,“工牢”主要用在制作夹苎胎和髹饰工艺与材质上,工艺越复杂,制作漆器的用工量就越大。从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髹漆手法已有了多样化、艺术化的发展。

   以“”为单位体现手工业水平

  在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铭文中,都是以“”为计数单位。比如,“绪银碗十枝”;丹水笥“作廿合”;木笥“造卅合”等。汉代制作漆器为什么要以“”为计数单位,而不是以“十二”(一天十二个时辰)或“十六”(一斤十六两)为计数单位呢?王金中认为,这里面牵涉到制作材料的套用、髹饰周期的互补和描绘纹饰的一致等问题。

  海昏侯刘贺墓里的漆器制作一定是在手工作坊里完成的,可达到中等规模的生产。而制作漆器的工种至少有十余种之多,如果是中小型的作坊,工匠只能身兼数职,采取流水方式作业。以“”为计数单位,既可以成“”成“”地下料,也可以成“”成“”地生产,同时在循环流动的状态下掌握晾干的周期和髹饰的进度,既省时省力,又省工省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组织手工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