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竹简正在“补钙” 将来或披“外套”亮相

04.12.2015  19:31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竹简清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江西台记者王莹、万芳今天(4)从现场了解到,由于竹简损坏严重,考古人员正在进行加固试验,为“脆弱”的竹简“补钙”。

  在海昏侯墓文物保护工作站的实验室里,钢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塑料盒,里面浸泡着考古人员前不久清理出的一片片竹简。这些竹简每片只有大约0.5公分宽,比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要窄得多、薄得多。

  来自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竹简修复专家吴昊正在试验室里紧张地忙碌着。这几天,他们的清理工作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

  “现在最外面那层那批竹简都是坏的,强度很低,竹签放上去稍微动一下,它就会碎掉,文字就没用了。所以现在你必须要先对他加固。

  为了顺利取下损坏严重的竹简,吴昊和同事们正在进行一次次加固试验。

  “我们会调配加固的药水、试剂,可以理解给它吃钙中钙。我们先在竹笥残片上做一些实验,竹笥上成功以后,再拿竹简的残件。一般取尾部的一点没字的做,看它的强度。如果它可以承受的话,就是可以的。

  海昏侯主墓出土的竹简、木牍足足有近3000枚,但是由于主椁室曾经坍塌、浸水,竹简损坏严重。为了尽可能减少清理过程中的损害,考古人员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因此修复进展比预定计划更慢一些,目前只有大约三卷竹简被顺利揭开。吴昊告诉记者,通过红外扫描识读,这些尘封了2000多年的古代文献都可以重见天日。在脱水、脱色处理后,这批竹简上的文字只要用肉眼就能认出。

  “用一个有机玻璃,中间挖个槽,然后把竹简放进去,在外面搞个薄的亚格力板,和行囊一样盖上,最后封起来。这样其他人以后来看,或者展览时候都比较方便移动,运输都是个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