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欣:青春奋斗从挣脱“毕剩客”开始

23.06.2015  12:42

  又到一年毕业季,一批新鲜的血液即将融入职场。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社会就业需求却没有很大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增大。虽说,很多毕业生从一入学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但社会形势风云突变,职业规划必然要追逐社会变化,大学生们也一次次地内心自问:“我适合这个工作吗?”“我从事这个工作有发展前途吗?”“我会不会成为毕剩客?”。这种既期待又迷茫的复杂心情其实很正常。

  那么,如何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并顺利渡过自己的职场新人期呢?笔者认为,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必须理解和认清形势和自我和职业发展规律。

  端正心态,坚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毕业生。这里所说的有准备既包括各种技能准备,也包括心理上的准备。很多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比如会计专业、法律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所以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专业课,考取一些毕业的证书,并且在假期里到企业中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价值,历练自己的本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自己成为“毕剩客”。

  不盲从学历,学历只是手段,不是人生目的。名牌大学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英文中毕业典礼这个单词“commencement”同时也有开始的意思。告别了学校生活,开始社会生活我们要记得学历只代表着过去,无论你的学校表现如何,它只代表了过去,名牌大学只是增加你成功的几率,努力寻求下一个站点才最重要。自己的学历以及毕业院校只是工作的一个敲门砖,所以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应浮躁,要踏下心来,认清社会的现状。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是业务上的拔尖者、素质上的优秀者或者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者,不是只凭高大上的学历取胜者。

  转变就业思维,争取成功就业。人们的就业观念中往往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第一座:阶层定位。自认为人人平等只是法律上的宣言,政府大院里的公务员和市场上卖菜的,虽然职业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在社会地位评价上不可等量齐观。第二座:城市定位。大学生寒窗苦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实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落后迈进先进吗?大多数人认为,选择一个好的城市,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比到基层偏远地区去,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更有利。第三座:户籍藩篱。现代社会户籍制度的弊端,无形中为不同地区的人们贴上了标签,同时,因为好户口所带来的红利,也是大学生择业争先恐后要在大城市工作落户的考虑因素。要想改变“毕剩客”的命运,必须打倒这三座大山。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们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必须有勇气冲破各种藩篱。阶层具有流动性,城市发展变化迅速,户籍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中,客观情况在改变,我们的就业思维也应顺应形势所变,当有所突破。

  毕业了,走入社会,大学生们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不愿做“毕剩客”的同志们踏入新的征程,你是否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挑战,青春的奋斗依然会继续,由一个学生脱胎换骨成职业人有时很痛苦,但是痛苦后我们会更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