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春运大麻袋

09.03.2015  21:54

  新华网南昌3月9日电题:消逝的春运大麻袋

  新华社记者陈春园、陈毓珊、秦宏

  作为节后旅客出行的全国重要铁路枢纽,南昌火车站像一个窗口,年复一年地见证着春运的变化。

  一个小手提包,钟文明“轻装上阵”踏上了去广东打工的旅途。几件换洗衣物、一些零食,钟文明的行李就像去旅行一般简便。“现在条件好了,原来需要带的被子等大件生活用品在当地就能买到,价格也相差无几。出门不就图个轻便嘛!

    都说春运上演着“人在囧途”,拥挤、混乱、艰难……似乎成为春运的代名词。今年春运,记者再次走进南昌火车站,扑面而来的却是另一番气象。

  作为南昌火车站的一名检票员,熊红莲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十多年。“往年春运,一到农民工客流高峰秩序是比较乱的,大麻袋、蛇皮袋、油漆桶,只要能装得下东西都拿来装行李。现在不同了,农民工们一个个拉着小皮箱出行,越来越时尚了。

  被子从行李中减了负,候车室和地下通道里为了等车席地而睡的人们大大减少,火车站附近的宾馆、旅社生意火暴了起来。

  良友旅馆的老板娘黄小兰告诉记者,自己接手做小旅馆两年了。年后比年前的生意好,从初六开始旅馆里的十几间房,每天都住满客。“年前匆忙回家的务工人员,不太远的打出租车回去,晚上12点以后下车的中转旅客,喜欢会来这边住一下。

  旅馆住一晚的价格从40元到160元不等,相比车站附近商务旅馆动辄几百元一晚的价格,更能吸引农民工入住。

  黄小兰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临时没有买到车票的务工人员,也会在这边开个房间住下来,再去等着买票,以年轻人居多。以前,遇到这种情况,肯定都是拖着行李守在售票大厅里,这是今年特别明显的一个变化。

  在南昌火车站的母婴候车室,满眼都是孩子们稚嫩的面庞。有的是一对小夫妻带着孩子在儿童区玩耍,有的是祖孙三代一同等待踏上旅程。来自江西宜丰县的邹女士带着公公婆婆和2岁女儿正在等候去往东莞的列车,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七个春运了。

  虽然在外打工,但自孩子出生,邹女士就一直把女儿带在身边。邹女士向记者介绍,上一辈外出打工,一般都是把孩子留在家里,这一代却发生了变化。

  “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希望把小孩子带到身边,跟我们生活在一起。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宠爱有时会变成溺爱,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邹女士说。

  坐车更从容,是许多旅客的共同感受。由于互联网购票提前至60天的预售期,往年每到春运各大火车站售票厅内排长龙的景象已不常见,南昌火车站20多台互联网自助取票机担当大任。

  小小火车站,见证着社会的大变迁,舒适、快捷、安全成了人在旅途的新追求。一年一度的春运接近尾声,穿梭于城乡的出行,正悄然迈向新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