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警方捣毁4个大型传销组织抓获8名A级头目 涉案资金上亿元

10.11.2014  20:15


南昌县警方查获的传销组织做的假资料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10日南昌讯(王黎 记者 陶望平)一百四十余名传销人员集体举报传销组织头目,要求追究同一传销团伙头目肖某等人的刑事责任。今年9月份,这一幕发生在南昌市南昌县。南昌县公安部门迅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取证,最终捣毁4个从外地转移至南昌县的大型传销组织,抓获8名A级头目。据悉,这四个传销团伙涉案资金上亿元。

   7天项目考察织就发财梦

  今年9月12日,43岁湖北籍男子苏某来到南昌市南昌县公安局报案称,一家三口被传销组织骗到南昌县,住在南昌县县城一租住房内。

  前一天起,另有140余名传销人员不断向当地政府部门集体举报,要求追究同一传销团伙头目肖某等人的刑事责任。为此,南昌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工作。专案组首先对所有的传销人员做了详细笔录。

  “我们的组织就是纯资本运作,也称为自愿连锁经营。”一开始,苏某就自我定性道。

  2013年9月1日,苏某接到侄子胡某电话称,自己在成都市新都县做工程,项目是国家的扶贫项目,放在中西部,生意很好做,邀请他过去看看。苏某对侄子描绘的发财蓝图心动不已,很快就从湖北去到了新都县。到了之后,胡某建议先看看生意,先考察七天,之后自然就会知道生意是什么。苏某清楚地记得,考察前三天,所有人都跟他聊国家政策、西部大开发的事情,并加入了一个名号为某安全部门的电话集团网。随后几天,胡某就带着苏某到当地各个小区转,跟不同的人见面聊天,内容也全都是围绕项目挣钱容易的话题,而这些人当中不乏之前为成功商业人士或从事的是老师等类职业。

  之后,胡某渐渐开始向其介绍,这个生意就是纯资本运作,也叫自愿连锁经营,没有任何产品,没有任何风险,一定可以赚钱,还称这个项目是国家支持的,投资69800元,两三年就可以赚上千万元等等。

  显然,一个星期的考察下来,苏某不再仅是心动,而是作出了决定。

   购买21份份额一年后成“经理

  一年多时间过去,苏某已经能较为准确详细的介绍起自愿连锁经营传销组织,即以购买份额缴纳申购款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然后以”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并以发展的多少作为计酬的依据,组织是“五级三晋制”,共分为五个级别,包括业务员、组长、业务主任、业务经理、老总,按照发展的下线购买份额的多少分级,购买份额1~2份是业务员,3~9份是组长,10~64份是主任,65~599份是经理,600份以上是老总。

  据介绍,组织为层级管理,份额购买每人最多只可购买21份,其中第一份3800元(包括500元服装费),之后的每份3300元,买满21份为69800元。但介绍人都会要求,必须一次性投资购买21份。

  苏某第一次花7100元只购买了2份,之后借钱又购买了19份,前后两次购买了21份,都是以汇款方式打款,两次户名不一,两次共返还19000元。苏某就这样成了胡某的下线。近一年时间里,苏某也发展了一个下线。特别的是,苏某下线是胡某的妻子赵某,而赵某的下线又是苏某的妻子和儿子。就这样,苏某成了经理级别。

  今年6月15日,苏某只知道,有上面的人说“成都宏观调控太严格,就是说查处的比较严格,需要分流”。此后,组织中13个家庭到了浙江衢州,9个家庭大约400多人来到了南昌县,包括苏某一家三口。苏某和另外5名传销人员住在莲塘镇某小区出租房内。

   8名传销A级头目相继落网

  苏某向南昌县警方绘制了一张传销组织结构图,经照片比对,南昌县警方迅速确定了包括老总王某在内的40多人组成的传销团伙。在摸清传销组织内部结构后,专案组远赴浙江、四川、安徽等地调查取证,并最终锁定了十名传销A级头目。

  今年9月上旬,南昌县警方打击传销工作队的职能由“清查窝点”向“侦办案件”转移,经侦大队组成专案组,在一个多月时间内陆续侦办了“肖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等四起传销案。刑拘嫌疑人8名(均为A级老总),捣毁大型传销团伙(传销人员均在百名以上)四个。

  经查,这四个传销团伙均系打着“自愿连锁经营”的幌子,以交钱购买份额(一般为69800元)作为加入的条件,以发展下线的多少作为计酬的依据。这四个传销团伙有个共同的特点,均是今年5月份后从外地转移至南昌县,涉案资金上亿元。

   坐上老总位置后十分失落

  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捕时,正是苏某所举报的“肖某等人的传销团伙”的老总。而在被捕前后,他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过也是一个已经负债十几万元的受害者。

  据王某供述,就是因为一个贪字,彻底改变了原本一直循规蹈矩的自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专毕业后,王某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没几年,企业不景气倒闭,自己下岗后就一直在外打工谋生。差不多三年前,自己在湖北老家开了一家餐馆,虽然辛苦,但大半年经营下来,每月也有万元营业收入。

  直到两年前,王某打工时期认识的一位朋友突然给他打来电话。在电话里,朋友兴奋的告诉他自己正在成都做建材生意,犹如苏某侄子胡某所描述的一样。前后三次电话后,王某放下了自己的犹豫。

  一个星期的考察后,尽管对所要投资的项目看不见摸不着,但回家之后,王某就迅速将餐馆转让,并向人借了13万元,加入其中。

  如今,在南昌县看守所的王某后悔不已,后悔当初不了解传销,自以为不违法还能赚到大钱。两年时间里,王某见证了太多人血本无归后中途放弃。但他心中仍一直幻想着能做到老总级别,拿到高额的保底工资,并且能够掌握这一级别才能了解到的组织信息。

  今年3月份,发展了2名下线、已掌握601份份额的王某终于到了老总的位置,手下管理起30余人,但每月却只有450元的保底工资。

  此后三四个月,王某自感比较失落,跟以往没有什么区别,整天无所事事,整个组织其实就是纯资本运营,没有实体项目。王某自称,自己一度跟下面人摊牌,要求解散,还筹了路费作为遣散费,但下面很多人都是借钱来投资,亏了钱不愿意就此放弃。

   传销人员自行求证发现遭遇一场噩梦

  同王某一样,何某同样希望做到老总层级以了解内幕信息,十多天前,何某才随另一伙传销组织从广西贵阳集体迁到南昌县。过去2年,何某倾家荡产,老婆也离了婚,负债几十万元。自称其实早已醒悟,因为在起疑心后花费了很大精力自行求证,从而不断证实了自己当初信以为真的发财梦,其实就是一场噩梦。

  为了以自身为鉴,何某连番强调,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已经参与了传销组织的人员,要千万远离,不能再骗人、害人。何某称,其实传销组织并不难识别,其中有很多细节都是破绽百出,比如红头文件名号、领导讲话,到网上查询,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王某谈及2年传销组织生活的另一重体会就是辛苦两字,表示外人可能以为传销人员成天无所事事,但这就是个辛苦行当,拉人很难拉,有做了四五年还做不上去的。自己因为一直在外漂泊,根本也没有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

  王某懊悔称,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七旬老母亲一直教育自己不能做违法的事,没成想自己不知不觉就走上了犯罪道路,而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出去,通过正当途径挣钱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