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狩猎”的秘密法则——写在淄博矿业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之际

03.03.2014  17:23

  就在许多煤炭企业“熬冬”之时,山东能源淄博矿业集团反其道而行之,开始了“冬季狩猎”。不久前,该集团先后控股了济南泰星公司,收购了淄博瀚森水泥公司,收获颇多。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终结,给许多煤炭企业当头一棒,而淄博矿业集团在行业冲击下却越挫越勇。在山东省国资委公布的业绩考核中,淄博矿业集团经济增加值(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达2.4亿元,位列山东能源集团首位。

  “我们正是通过内涵式增长,对冲了行业危机,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淄博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寿利说,2013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首次突破了300亿元大关。

  以“创新之手”挖掘“潜在之利

  淄博矿业集团提出了“煤价降到哪里,成本就控制到哪里”的口号,把目光转向内部,靠内生动力抵御外部压力,以“创新之手”挖掘“潜在之利”。

  该集团在各单位普遍建立了包含四级结算关系、五大市场主体、十大要素市场、十万余种产品价格在内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将市场关系延伸到岗位和个人,拓展到生产经营的最末端。

  该集团还编制了《矿井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手册》,规范理顺了生产矿井内部市场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发展责任和经营压力有效传导,体现了“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通过实施内部市场化,该集团降低维修费3600万元,降低材料费4700万元。

  该集团还突出“人均”导向,认为均量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为此,他们提出了“人员零增长”的目标,实施了装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机制换人等举措,千方百计控制用工规模。

  2013年,该集团在确保职工收入不降低的同时,实现了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双下降”,用工总数同比减少2354人。在山东能源集团统计排名的人均收入、人均效益等5项指标中,淄博矿业集团均位居前列。

  告别“用人多、包袱重”的老路

  与已投入生产的成本相比,企业积淀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巨大。为此,淄博矿业集团着力加强资产清理整顿工作,盘活潜在价值。

  他们集中开展了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应收账款等工作,盘活了潜藏在各个环节的价值和资源。该集团通过实施物资超市化管理,代销代存物资32400余种,减少自有资金占用10378万元;实行设备集中管理和自主维护,加大材料清理归集和再造复用力度,维修费和材料费支出同比降低1.4亿元。

  该集团还着力创新人、财、物管理运营模式,努力实现“轻装上阵”。他们把资产轻量运营作为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产收益的重要举措,专注主业管理,积极推动非核心业务外包,并通过效益分成吸引社会资源参与进来。

  其旗下的杨家村煤矿通过洗煤厂建管外包,减少投资1.6亿元;水泥建材产业以品牌、管理和技术为依托,采用托管和贴牌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年增水泥产能200万吨,减少设备和厂房投资3亿元。通过实施“轻资产”运营,该集团净资产收益率达6.1%。

  按照“用人不养人”的原则,该集团积极推进“轻用工”管理。他们利用社会资源,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变劳动关系为劳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用工成本高、养人包袱重的问题。在设备维修、井筒装备、工作面安撤等生产辅助业务方面,该集团引入外部专业力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费用支出。

  该集团确定了“轻用工”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即到“十二五”末煤炭产能达到4000万吨时,仍使在册职工总数维持在目前2万人左右的水平,做到增量不增人。

  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理念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该集团坚持从源头抓起,加强过程控制,正确处理高标建设与合理投资的关系。他们先后对3个在建项目的设计和投资进行了再优化,共审减投资14.3亿元。通过加强投资和用工管理,该集团新矿井从一开始就具备了“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优良基因。

  在新矿井建设上,该集团坚定不移地提出了“人均万吨”的效率标准,全面推行采掘机械化、装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运营市场化、辅助专业化、后勤社会化“六化”模式,打造轻型大矿、智慧矿山和高效企业。在即将投产的巴彦高勒矿井,他们探索应用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无人值守开采装备,千万吨矿井定员仅为833人。

  “我们紧紧把握内涵提升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走稳健经营、用人少、效率高、经营市场化和改革创新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建立起了以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张寿利说,2014年集团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转折,一是省外煤炭产能首次超过省内,二是非煤实体产业收入首次超过煤炭产业。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