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地摊淘到旧书 发现刊有老伴年轻照片(图)

02.04.2014  11:13

画册里,19岁的小路

74岁的老路,在专注地看画册

  一起回想起来的,还有半个世纪里的老记忆

  杏花岭区龙翔苑小区居民秦卯昆,上周在南宫后面的旧书报摊里淘到一本《太原铁路分局志》,回到家,老秦一家人都激动了,没想到发现书里有一张他再熟悉不过的面孔,里面刊载着一张老伴路永凤年轻时候的照片,这张照片,两人从来没有见过。

  4月1日,记者来到老人家里,看到了这本书、这张照片,还听老人讲了他们过去时光里的故事。

  55年前拍摄的老照片像昨天发生的事

  老秦77岁,老伴老路74岁,老两口看上去都比同龄的人年轻一些。见记者来了,从书柜下面的小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这本书。老路说,这个小柜子里放的都是老爷子认为最宝贝的东西。

  这本《太原铁路分局志》大红色的硬皮,8开大小,记录的是“1896-1995年”太铁百年史志。老秦一下就翻到有老伴照片的那一页,他用一张纸条当书签,上面还写着“于2014年3月10日购于南宫旧书摊”的字样。“看!这就是我老伴。”老爷子说,他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对铁路是情有独钟,在南宫的书摊一眼看中这本书,花10块钱买回家,没想到发现老伴年轻时的照片,约有3寸大小。老路笑着说“那个时候才19岁,刚参加工作,你看那剪发头,是单位统一要求的发型。”记者看到,照片上的小姑娘侧着身,神情专注地对着话筒播音。“这张照片,我都没有见过,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上了书啦!”老路挺开心,专注地盯着她那张年轻时的照片。老秦看着老伴的样子说,“平日不想也罢,看看这照片,那时候还是个小姑娘梳着齐耳短发,如今小姑娘一晃都成老太太啦。可你看她看书的样子,和50年前的神情是一模一样,没变。不知不觉啊,像昨天发生的事。

  这样一张偶得的照片,这样一本书,在时隔50多年后,出现在老秦家,那可不就是个宝贝!

  今年他们结婚50周年了

  老路介绍说,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1959年,她刚参加工作头一年,在太铁客运段当列车广播员。她们这趟进京的列车上全是小姑娘。经人介绍认识了他老伴,也是客运段的职工,当年那可是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的帅小伙儿。“你看他现在腰板也这么直,一天上下好几次五楼。家里的卫生都是他搞,每天早上起床,都里里外外擦抹一遍。尤其是这地板,擦得像镜子一样,能映出人影。”老路说起这些很享受,他年轻的时候就这样,可爱干净了,记得那时候我们住单位的集体宿舍,他多会儿去了我宿舍,都帮着打扫卫生。这都50多年了,没变过。

  老秦说老路人细心,可性子慢,他是个典型的急脾气,年轻的时候俩人经常节奏不一致,也吵过不少嘴。现在都老了,急点、慢点,双方都互相迁就,挺好的。老路退休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厨房泡着,今天琢磨点这个吃的,明天又弄点新花样,让老伴和孩子们尝尝。

  采访结束时,老爷子忙着把他那宝贝书又小心翼翼地放进那个小书柜。送记者出门时,老路悄悄说,今年他们结婚50周年了,是金婚。

  时光定格

  老姐妹家有本书 上面也有她年轻时的照片

  其实,老照片并不仅仅保留在旧书里。

  老路说,她年轻时的照片还上过画册,在老同事郎师傅家里收着呢。随后,记者跟她一起来到郎师傅家。郎师傅比老路大4岁,是认识40多年、关系特别好的姐妹。她从书柜中拿出一本太原铁路分局建局五十周年纪念画册,翻开中间的一页,“看,这不是你么!”郎师傅激动地回忆,这本书是她儿媳妇单位发的,当时她看到这张照片像,可这么多年了,又是侧着脸,有点不敢确定,后来还让她老头子看了半天,确定就是。

  “发现这么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还是在画册上,当时我就给老路打电话,让她过来看。”第二天,老路两口子专程跑到郎师傅家,看到了这张老照片,老路的老伴还用手机翻拍了一张呢!

  岁月回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听老路讲那过去的事儿

  当时太原客运段最好的列车就是太原到北京的快车,我们车组是女子车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形象工程”,要求人精干利索、有灵气,广播员还必须声音好听、普通话标准,我是车组惟一一个广播员。

  我们每次出乘都穿统一的服装。白色上衣,豆色毛呢中裙,白袜子,黑色一带中跟皮鞋、白手套、黑色手提皮包。这个打扮在当时可是时髦得很,很让人羡慕。每次出乘前在单位院里排队点名、整装待发的时候,总有其它班组的很多人在一旁看。那精神劲儿,甭提多自豪了。在当时只有进北京的快车组才有这套行头。

  经常会有段领导上车检查工作,因为就我一个广播员,很受重视,经常照相。照片中的头发就是刚剪的,我以前是过腰的长辫子,一直不舍得剪。单位要求统一剪短发,段长就带着我们班组的8个大辫子姑娘专程在北京的理发店剪了。

  广播机器一有新的,总是先让我们用。我就得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广播的内容包括新闻和每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些内容的播报都不能录音,都是靠嘴一遍遍地说,跟现在的“高科技”可不能比。

  那时,太原到北京快车的停靠站名,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除了生孩子的时间,我在这趟线上跑了整整32年。

  本报记者秦小茜

  作者:秦小茜

  (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