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凤军:深圳临聘教师一刀切略显生冷

14.09.2015  10:19

  新学期伊始,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二小英语教师袁老师却无法返回工作了11年的教师岗位,她与另外7名临聘老师于7月10日被学校以投票淘汰制的方式表决后解聘。“难过的不仅是失去工作,更是对我们教书生涯职业成果的否定!”袁老师说。(9月14日《京华时报》)

  深圳数百临聘教师“一夜下岗”,校方称执行规定。好一个执行规定,执行规定教育部门做事就可以任性?执行规定,教育部门做事就不讲相关的政策吗?让百名老师一夜下岗,难道教育部门工作就是如此生硬冷漠吗?

  教育改革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引进人才,是让教育系统有更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承担中国教育发展的责任,可是在深圳市的此次教育改革中呢?教师通过一次性的入编考试就决定了教师的命运,这有多大公平公正性可讲呢?难道凭着一次性的入编考试,就可以否定某些优秀教师的奉献精神吗?再者就是教师解聘,也应该符合《劳动法》,《劳动法》相关规定单位想辞退职人必须在一个月前下达通知书通知本人,并且按照相关的条款进行经济补偿后才可以辞退职工。而在深圳此次辞退教师的工作中,深圳市教育部门根本没按照《劳动法》的程序走,一夜就有上百教师被辞退,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做事就是如此不讲规章法理吗?

  即使在这一事件中教育部门改革符合相关的规定,但具体问题也要具体考虑,如工作几十年的老师,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再考编了,他们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做出了很多工作,并且有很多还是优秀教师,在入编的时候教育部门在制订相关规定时,不可以人性化地做出一些调整考虑一下他们的利益吗?非得在某些工作中做到一刀切吗?对于他们进行一刀切,看似政府的工作公平公正了,但是对于教育来讲是不是又失去了很多人才呢?一个编制身份真不知道在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害了多少人。

  教育改革天天都在进行,改革不能背离了为教育服务的原则,改革更不能将优秀的人才一脚踢出门外,改革更不应该没有法的观念,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希望深圳此次教育改革更能够更人性化,在教师选拔中,给年轻人更多的竞争机会,给奉献教育岗位多年没有机会考编的人员适当地进行人性化政策调整,对于确实不符合条件的年轻教师做好经济补偿的同时按相关程序进行解聘。只有这样,教育部门的改革更人性化,更符合时代改革的声音。

  最后希望深圳市在教育改革的工作中,对于政府的利益、教师的利益要兼故,做到改革工作合法合规。同时年轻的教师对于时代改革也要做到更多的理解,知道每一次改革都是人生的一次挑战,亦是人生选择的一次机遇,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什么样的风浪都能够通过并且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