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头版回应姚贝娜事件 否认记者偷拍遗体

22.01.2015  13:14
原标题:深圳晚报头版回应姚贝娜事件 否认记者偷拍遗体

  深圳晚报今日头版

  人民网1月22日电(传媒频道综合报道) 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逝世后,围绕媒体记者采访时发生的种种舆论风暴仍在发酵。今日,当事媒体《深圳晚报》在头版回应事件,公布记者采访过程并发表社论。就记者有没有“穿白大褂伪装医护人员”?有没有“偷拍遗体”?有没有“推倒贝娜母亲”?等焦点作出答复。

   ■还原采访过程 否认偷拍遗体

  2015年1月16日16时55分,姚贝娜去世。

  接到消息后,深圳晚报编委、摄影记者赵青,文字记者李飞相继从报社赶往医院采访(注:深圳晚报社距北大深圳医院仅一街之隔),另一名当事人、摄影记者陈玉则于18时赶往医院。时逢周末,陈玉在外未带相机,就直接去了医院。当时ICU病房外有大批记者在等待采访。

  17时40分,华谊音乐举行第二场发布会,赵青、李飞在北大深圳医院综合楼发布会现场采访。发布会现场正式发布了姚贝娜眼角膜捐献的消息。发布会结束后,来自全国的数十名记者陆续赶往北大深圳医院负一楼,在作为临时手术室的太平间外等待眼角膜摘取手术开始。

  19时20分许,深圳晚报3名记者在走廊看到为姚贝娜实施眼角膜摘取手术的医生姚晓明博士。此后发生的事实如下:

  深圳晚报编委,国际、国内新闻摄影大奖得主赵青:当时我带着一个很大的单反相机,一看就是媒体记者,怎么偷拍?我们更没有必要拍摄遗体遗容,拍摄这种照片绝无可能出现在报纸和我们的网站上,这是一种常识。在深圳,媒体记者进入医院太平间或者手术室拍摄什么呢,拍摄的是遗体捐赠手术过程或遗体告别的庄重场景,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在深圳也不是深圳晚报一家这么做过。国内外这样的拍摄都有。因为我们一般会拍摄医生鞠躬、告别、献花的镜头。深圳第一位也是全国首位无偿捐献眼角膜者——向春梅,以及很多遗体捐献者,我们都是这么拍摄的。医生致敬逝者的画面,释放逝者人性的光辉,弘扬社会正能量。多年来这种做法,影响到很多人加入到人体器官捐献中。深圳市第一座眼库成立以及我国首部器官捐献移植法规的出台,都是公益人士、捐献者和许多媒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知道眼角膜捐献的重要意义,就不会质疑我该不该在现场,怀疑我拍摄的操守。我也是一个有多年经验的摄影记者。【详细】

   ■深圳晚报社论:我们为何一直保持沉默

  姚贝娜眼角膜捐献舆论风暴发生以来,我们一直保持沉默。在姚贝娜追悼会当天,姚贝娜父亲姚峰先生对公众说出了对我们的谅解,当事医生姚晓明博士在同一天也说出了事情的原委,相关各方中唯独我们欠公众一个说法。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卸下所有的顾虑,向公众说出我们所亲历的事实。

  我们无意再掀起舆论波澜,只是希望还原现场和披露事实,让姚贝娜眼角膜捐献舆论风暴以真相而不是以谣诼的形式,归于平息。

  作为处于风口浪尖、遭到千夫所指的当事媒体,我们为何直到今日才选择发声,甚至甘愿忍受巨大的误解?自始至终,原因只有一个——在众声喧哗中,请让我们安静地为姚贝娜志哀。这个态度,在舆情爆发的当日,我们已经郑重表明。我们不想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任何行动,冲淡哀悼姚贝娜的氛围,继而黯淡姚贝娜人道主义的光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