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籍学生班”年收1600人 双非学童新选择
中新网11月26日电 面对日益严峻的跨境生问题,深圳、香港25日达成实质合作,在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和深圳市长许勤见证下,两地教育局签署协议,将深圳民办“港籍学生班”(又称“港人子弟班”)的收生范围,扩展至包括双非学童在内,7校合计每年可招收1600多个学生。这些学校的学制均衔接香港中学课程,学生可回港参加中一(中学一年级)派位。林郑月娥重申,此举并非抗拒“双非”学童来港就读,而是为他们提供多一个升学选择。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官方数据显示,多年来父母非香港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俗称双非)将近20万,估计逾半将涌港升学,且以边境学校为首选,继香港北区小学出现深港跨境生涌入而引致本区生须跨区上学后,早前香港上水幼儿园抢报人龙更反映学位相当紧张,港府教育局官员近日也改称难以保证每名适龄学童明年一定有一个北区或大埔幼儿园学位。据统计,截止到今年5月份,在深圳市各类幼儿园就读的港籍儿童约有8300多人。
25日举行的“2013深港合作会议”上,深港教育局官员共同签署《深圳学校开设“港籍学生班”合作协议》,将现时深圳市7所参加了港人子弟班计划的民办学校的收生范围,扩展至包括双非儿童,有关安排实时生效。
林郑月娥指出,深圳“港籍学生班”过往仅招居住在深圳的港人子女及“单非”学童,此次两地教育局签署协议,将收生范围扩大至包括“双非”学童,旨在为其提供多一个选择,让他们可以留在深圳就学,不需每日跨境来港上学。她补充,这些学校的学制均衔接香港中学课程,学生可回港参加中一派位。由于学校均为民办,特区政府不会为这些学生提供任何资助,所有学费(由8000至3万元人民币),均由学童父母承担。
升学新选择 非拒收双非
林郑月娥强调,目前深圳共有7所民办学校开设“港籍学生班”,每间约提供200个学额,相对本学年超过16000名跨境学童有很大距离。此次签署协议,并非表示香港学校不欢迎,或不再招收“双非”学童入读港校,而仅是为他们提供多一个选择。若供不应求,相信双方可合作开办更多“港籍学生班”。
香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在签署协议后发表书面讲话,表示此次合作涉及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等范畴。“更多民办学校开办‘港籍学生班’,可以给予内地港籍学生的家长有多一个选择,省却他们安排年幼子女每天跨境到香港上学。我相信在两地政府支持下,民办学校可因应需要继续发展有关服务。”他说深圳正在深圳湾口岸试行跨境学童电子卷标快速通关,并陆续在其他口岸推广。
教育局发言人补充,目前“港籍学生班”的学生总人数约1400名,学校会按实际情况及学额需求决定开班数目,有需要时会调整每班学生人数,以增加港籍学生的学额。连同新增的福田区南开学校的200学额,合计1600个。相当于现年跨境生的十分之一。
发言人补充,7校的日常运作和监察由深圳市教育局负责。香港教育局会向学校提供适切的专业支持,并安排这些学校与香港学校配对为姐妹学校。符合资格参加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的港籍学生班学生,将与香港学生一样,须在每个派位年度的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向参加派位的中学提交申请;其后亦须以统一派位选校,一并与香港学生透过计算机派位系统,以分配香港学校的资助中一学位。自2010至2013年,共有约160名港籍学生获派香港中一学位。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