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同济e网情深”活力显 赣州宁都抓电子商务发展

03.11.2014  23:00

相关链接:

青楼吧

  区位、交通,曾让宁都人觉得发展条件比沿海城市差一截。

  发展电子商务,搭乘“信息高铁”,经济发展插上了“的翅膀”,这种尴尬随之打破。

  今年前三季度,宁都县实现网络零售总额3亿元,同比增长43.5%;全县居民实现网上消费4.2亿元,同比增长45.7%。

  “织网” 织出全省电商高地

  9月29日,宁都县电商园正式挂牌开园,当天就吸引78家电商企业及个体户入驻,其中包括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居无忧。这标志着宁都这个内陆山区县的转型发展全面加快融入“e时代”。

  过去,由于分布零散、信息不畅,销售成为宁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破解宁都产品有量无市、有质无价的困境,我们把目光瞄向电子商务领域。”宁都县委王四华解释说,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上的近在咫尺,宁都正在探索一条商务新。

  专门出台《宁都县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电商企业3年零租金,还可获得5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等多项配套政策;

  开展电子商务免费培训,推动全县200多户企业实现“触网、入网”,涉及食品、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领域;

  出资,电商企业宁都工艺品有限公司提供场地及办公设备,联合打造宁都电商园,引导全县近80家本土电商企业集聚园区,实现抱团发展;

  ……

  不经意间,电子商务产业在翠岗大地异军突起,成为全省的电商高地。

  商家“触网” 触出全球市场蓝海

  果然,“触网”就是不一样。走进麦光光集团,电子商务部的廖玲紧盯屏幕,正依托全球速卖通,第一时间内回复美国的买家,接单并发货。

  从试水电商,到摘得全球十网商,麦光光已完成了从“小兵”到“将军”的。去年,麦光光依托当下最火热的电子商务平台,把1000多万只孔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七年蝉联孔全球产销量第一。

  “80后”董事长刘鹏飞也被誉为“全球孔大王”,说起这个雅号,刘鹏飞开心地告诉记者,宁都是一个山区县,如果不做电子商务,它的销售渠道有局限性,通过跨境电商,产品畅销欧美市场。

  如今,“卖全球”的宁都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基本建成,商家通过“触网”,不少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宁都产品,开始行销天下。

  长胜镇村民聂小顺家的脐橙、黄糍、笨鸡蛋等40余种特色农产品,通过淘宝网的“原志轩生态农庄”卖向全球。“脐橙还未采摘,就已预售一空,还卖了个好价钱。”他说。

  有了电子商务,市场就“搬到了口”,销售渠道大开。到2012年,绿缘环保袋有限公司产品在国外市场仍是一片未知领域“蓝海”的行情下,于当年开始上线销售,相继在阿里巴巴、 江西新闻网 淘宝网、亚马逊网站上建立了销售平台。目前,年销售额可达800万元。

  据统计,目前,宁都县共在淘宝网(含天猫)、全球速卖通等全国知名网站注册网店1000多个,不仅加快了宁都产品外销,而且有效带动了农民实现收入倍增。

  融合“耕网” 耕出全县产业升级

  每天下午的3时,是宁都圆通快递公司的发货时间,“小二”们正忙着货物扫描、装车。该公司老总赖荤恒告诉记者,原来宁都是收货多,发货少,全县出港快件一天不到100件。今年以来,电商快速发展,业务量激增,工人也从原来的3人变成了20多人。

  据悉,目前已有圆通、申通、韵达、顺风、天天、中通、宅急送等16家全国快递公司落户宁都,该县还培育起了江宁、山汉、赣宁、昌佳等25家本地物流企业,全县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占整个服务业近三成。

  “线上订单落地

起航同济

,线下产业上网,实现融合耕网,力促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县长刘勇说,不仅是现代服务业,宁都电商在产业布局上也向全领域拓展,以线上倒逼线下一、二、三产转型发展。

  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全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龙启服饰根据电子商务行情市场需求,进行内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加快柔性制造进程,走出以前营运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风险难以掌控的困境,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前三季度,龙启服饰网上销售额就达1800万元。

  不同于龙启服饰的产销一体,宁都金精客家食品厂接到网上订单后,围绕终端产品客家腐乳,与包装、豆腐、米酒、辣椒等6家上下游加工企业分工协作,加速了产业集聚,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优化组合。

  “虎蛙”稻在天猫商城卖出160元一公斤的高价,引领全县生态种植业崛起。目前,宁都引导线下农民发展优势农产品,初步形成了脐橙、蜂蜜、茶油、黄糍等20余个线下的产业集群,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线上线下融合“耕网”,使得产业升级、发展转型步入佳境。1月至9月,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5%、16.25%和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