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的四大残忍名菜:活烫骆驼 生吸猴脑

15.11.2013  01:26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3年11月13日B5版 作者:李树政 原标题:清代官员的奢靡吃喝风

    清朝官场的吃喝风尤盛,一些贪官在吃喝上,可谓穷奢极欲。在当时的权力社会中,权贵们总想比富豪更富有、比富豪更享受。

    1.以宴席争奇斗富,甚至动用军队

    说起清代的吃喝风,清人袁枚《续新齐谐》录有一则讥谑的文字:“康熙间,河道总督赵世显,与里河同知张灏斗富。

    一次,张灏请河台赵世显饮酒。在酒宴的四周,“树林上,张灯六千盏,高高下下,银河错落”。而且,动用兵役三百人,专门点燃灯烛,剪除烛煤。“呼叫嘈杂,人以为豪”,场面蔚为壮观。

    半个月后,赵世显回请张灏。宴席四周,加灯一万盏之多,“而点烛剪煤者,不过十余人”。当时,内外人等都担心人手应付不来。但等到吩咐亮灯时,“则飒然有声,万盏齐明,并不剪煤,而通宵光焰”。目睹恁般场景,张灏不觉大惭,但又弄不明白其中魔术般的谜团。

    张灏用重金买通赵府的使役,总算摸清当晚酒宴上万灯齐明的“谜底”。原来,赵世显使人用火药线,穿连灯烛心的首端;每条线穿一百盏,点燃一条线则霎时间百盏齐明。所用灯烛,皆为金属特制。并用轻罗为烛心,每烛半寸,暗藏微弱的爆炸,爆声“毕卜”,烛煤尽落,根本不用剪煤。为着一顿酒宴,在灯烛上争奇斗巧,可谓煞费心思。

    而袁枚的此则文字,没有正面描摹酒宴的丰肴佳馔,却尽力铺陈灯烛的奇巧奢靡,由此,可窥见清朝官吏侈汰的吃喝风。况且,仅凭官吏的俸银,是无法应付这种狂吃胡喝的。

    于是,《续新齐谐》还记下一桩纳贿丑闻。“盐商安麓村请赵世显饮酒,十里之外,灯彩如云”。安家里珍奇古玩,罗列无数,赵世显却“顾之如无有”,压根看不上眼。

    直到酒酣席撤,安麓村延请赵入内室小坐。“美女二人捧双锦盒呈上,号‘小顽意’”。当面无表情的赵世显打开锦盒,盒内两只关东貂鼠,活脱脱地跃然而出,齐齐向赵拱手揖拜。这时候,赵世显才哑然一笑,轻道:“今日费你心了。

    赵世显,自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一月,从山东巡抚任上调河道总督。至康熙六十年(1721)十二月,被免去河道总督一职,在任十三年。对于正二品大员的赵世显来说,虽然年俸银仅有一百五十两,可挥霍吃喝已算作“小菜一碟”,珍奇古玩入眼的亦无几何。而敢于斗富的同知张灏,则区区正五品而已。

    2.贪污河防经费,穷奢极欲地吃喝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逐渐走下坡路。道光末,“国用大绌”。然而,每年的河防工程费用有增无减。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