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一女子有点任性 耗时7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21.01.2015  18:33

  张晓凤展示她绣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精品画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丰富的人物、情节著称于世,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在南康,有这样一名女子,她花费7年时间把《清明上河图》中人物最丰富的“虹桥”部分在一张白布上绣了出来。1月19日,记者在她的家中采访了该女子——张晓凤。

    挑战难度绣《清明上河图

    张晓凤1988年出生,如今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张晓凤告诉记者,她初学十字绣是在2008年。“那时候刚结婚,待在家也没什么事,一些喜欢十字绣的朋友就劝我和她们一起学。”就这样,张晓凤拿起针线开始学了起来,很快,她绣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寒梅图》。

    不久,张晓凤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绣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些低难度的绣来绣去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干脆来个难点的。”张晓凤说。但对她这个决定,当时周围人都不看好,‘这个太难了’,你肯定坚持不下去。”得知她这个想法后,丈夫李先生劝她放弃。不仅如此,很多学十字绣的朋友也劝张晓凤,自己平时玩玩就可以了,不要为难自己。

    坚持7年终完成“大作

    张晓凤说,她决定了的事情,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再大困难也要去完成。从十字绣店里花了800多元钱买回来所需的布、线以及图册后,张晓凤在家中开始了她7年绣《清明上河图》的征程。

    7年时间里,张晓凤手指不知被针扎了多少次,手指上的老茧脱了又长,长了又脱,最长的一次她抱着画布一动不动坐着绣了7个半小时。因为长时间久坐不动,她腰椎和颈椎多次出现不适,视力也急剧下降。李先生见状,多次劝她别任性了,不要再绣下去。但所有这些,都没有让张晓凤放弃,她最终咬牙坚持了下来。“不绣完它的话,心里老是装着一件事,感觉睡觉都不踏实。”张晓凤说。1月18日晚,在绣完最后一针后,张晓凤终于把这幅长2.2米、宽0.9米的作品完成。张晓凤说,一些朋友看过她手工绣完的《清明上河图》后,都提出想购买,但这毕竟是自己多年的心血,不会随便出售。(记者黄建锋 实习生梁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