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区突出四个早抓好春耕备耕

03.04.2014  16:44

  1、政策早宣传。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1个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区农业局利用送科技下乡、下基层技术指导等,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计划早安排。2014年全区计划粮食播种面积79万亩,总产33.1万吨。其中早稻34.5万亩,一晚1.0万亩,二晚37万亩,旱粮6.5万亩(其中早大豆1.18万亩,早玉米820亩);油料播面15.2万亩,单产110公斤,总产1.67万吨,其中油菜10万亩,花生5.0万亩(早花生4.03),芝麻0.2万亩。

  3、农资、秧田(苗床)早准备。全区准备早杂种子431吨、常规早稻种子58吨,比实际需要量略多,能满足春耕生产需要;准备秧盘800万片;已准备尿素、钾肥、磷肥、复合肥等化肥折纯量1.9万吨;准备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345吨;准备农膜700吨;准备早稻秧田2.60万亩;农机具保有量1.07万台套,机耕作业水平达到85%以上。农资贮备整体与上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能满足我区春耕生产需求。

  种子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5%以上,农药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以上,农膜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以上,秧盘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3%以上,农用柴油(0号)价格下降5%以上。

  4、农业服务早到位。为了搞好今年的早稻育秧,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以确保全年粮油生产任务完成,我们深入推进政策支持、粮田建设、科技促进、高产创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应用、防灾减灾、农资治理等稳产增产十大行动,力争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3.1万吨。

  一是开展了科技服务活动。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加大与科技示范户联系,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宣讲一号文件重点,宣讲党的惠农政策,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农情调研。把宣传中央和省里一号文件精神与了解苗情、墒情、虫情及社情民意结合起来,与下基层、查农情、寻良策结合起来,与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结合起来。3月6日,渝水区在罗坊等乡镇举办了2014年春季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了有农机、农技、植保、畜牧、水产、能源、经作果业、种子、农业执法等部门,共赠送家禽养殖、植保、农业政策、春耕备耕、种子等各种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为渝水区2014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抓好全区早稻集中育秧工作。2月21日,区农业局下发了关于《渝水区2014年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将市分配给我区的早稻集中育秧任务落实到各乡镇办。集中育秧秧田面积4500亩,应用大田面积73000亩。重点主抓水稻高产创建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点的集中育秧示范工作,所有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点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点要全部进行集中育秧,扩大集中育秧应用规模。

  

  


    附件下载:    '+sName[0]+''); for(var j=1;j                             '+sName[j]+''); }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