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职业农民掌舵特色产业
“阳光工程,让我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走上了中药材种植的特色致富道路。”5月21日,渝水区水北镇上村村委简家村种植大户简细保与笔者聊天时由衷地感慨。
2012年,外出务工闯荡多年的简细保,辞工返乡开始试水药材种植。刚开始,他既不懂技术,又不会管理,遇到药材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所适从,心里十分着急。同年,他得知区里“阳光工程”举办农业种植专业技术培训班,就报了名。如今,简细保种的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余亩,年收入30多万元。
去年以来,该区围绕发展“新型农业化”的战略定位,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主导产业+农民合作组织+实训基地+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培育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的资源优势,依托阳光工程和实训基地,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需求,该区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按照理论培训、现场实训和参观学习三个培训模块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该区根据药材种植、苗木花卉、有机蔬菜等不同生长季节和关键时期,邀请、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向农民进行理论讲解和技术指导,使农民在家门口取到“真经”。
该区还对农场主、合作社骨干成员、种植大户等新型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在政策扶持上做到两个优先:对新型职业农民向上申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农业部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认定;优先确定为区农业科技人员,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跟踪做好产业引导、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工作。
优惠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使该区涌现出1000多名创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863家,农业龙头企业76家,家庭农场245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特色农业的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