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路通了 老表笑了——新干干渠整治掠影

30.05.2014  11:54

      近年来,在渠道管理范围内开垦种地、栽插苗木、种植树木,以及在渠道内弃碴设障、弃土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渠道输水能力,埋下了行洪安全隐患。从严从快整治渠道成为灌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诉求。 4月1日,田南水库管理局干渠专项整治正式启动,依法组建了专项整治执法工作组。

清除沿渠杉木

为民修建过渠桥

渠路通了,老表笑了

      田南水库灌区辖总干、南干、北干3条输水大动脉,总长44.17千米,承担桃溪乡、溧江镇1.68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沿途渠道多为填方堆筑依山而建。在后来的林权制度改革中,这些依山而建的渠道被误划到私人名下,成为群众的“私有地”。群众在渠道外侧纷纷栽上了林木苗果,成材后的树木簇拥成林,将干渠掩盖于林中,成为名符其实的“林中水道”。

      按规定沿渠栽种的树木为非法种植,在这次专项整治中要依法清除。可是,面对群众亮出的《林权证》,清除工作只好暂停。管理局还因此被当地群众以  “侵犯林权”的名义告上了七琴法庭。经查证,该《林权证》将渠道及其管理范围当作山地圈定在林权范围之内,与早前省里颁发的相关水法律法规相抵触。原告因诉求理由站不住脚,在法庭劝说下撤诉。最终,管理局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了渠道及其管理范围的公益性属性,为之后顺利推进干渠专项整治消除了确权上的混淆误区。

        一个月来,该局出动挖掘机520台班,劳力3600人次,清除非法种植杉木210余立方米、杂柴杂草无数,对长达44.17公里的主干渠道来一了次彻彻底底地“大剃头”,实现了渠坡、渠顶、渠道面面光。

    “这次专项整治历时最长、范围最广、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热赞最多。”管理局局长周青桥总结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时说道。

      据了解,在专项整治中,该局坚持全覆盖整治的范围不变、高标准的整治要求不变、公平公正的整治尺度不变。在方式方法上,注重事前调查、因人施策,说事讲理做到耐心细致,取得群众拥护支持,化解干渠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另外,在整治过程中,该局还非常重视群众的一些合理诉求,帮助群众排扰解难。譬如,在板埠总干渠、蓝桥北干渠等多处渠段为群众新建过渠机耕桥,解决了过渠上山通不了车的老大难问题。

      5月4日,县水利局一年一度的现场工作会头一次安排在了整治一新的田南水库总干板埠段。脚下的渠道由近而远沿着山脚向下游延伸,敞亮而通畅,伴着哗哗的水流声渐入远山深处,不再似以前那样将漫长而曲折的身躯掩身于茂密的林木柴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