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泽彬:中国式溺爱,家长要学会说“不”

29.05.2014  10:34

  博主王女士的儿子今年3岁多,去年9月在汉口解放公园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上了学。王女士说,入学后的一天,儿子放学时手里拿了一件写有“生日快乐”字样的礼物。儿子告诉她,班上哪位小朋友过生日,就要给其他每位小朋友派送礼物。小朋友的家长说,这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分享快乐。(武汉晚报5月28日)

  中国传统社会所遵从的尊长秩序,到了当下社会,经常是倒过来的。当下中国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家长们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传递长幼有序的观念。过去,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是怕父母的;现在,我们乐于跟孩子讲平等。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没有畏惧感是好事,但这不等于抹杀了应有的尊重和感谢。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有一个位置秩序的。在孩子成年之前,监护人有管教的义务、责任,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权力。权力的收放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独立而有所调整。让孩子自由成长不等于不讲规则、没有规矩。即便是西方社会,也不会让未成年的孩子掌握话事权。有些事情可以放权给孩子做,但是最终的监督权在父母。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要区分哪些是孩子的需要,哪些是自己的需要。如果是自己的需要,就不要借孩子的名义来满足。觉察孩子真正的需要。例如很多时候孩子乱买东西,买回来只玩一两天,甚至玩都不玩,那说明孩子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些东西,而是借买东西来表达对父母的愤怒。他们往往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生活中要有规则。无条件的爱应该是不论你做了什么我都爱你,但你做了错事该承担责任时,依然要承担责任。如果家庭里的规则父母都没遵守,孩子也会很难坚持下来。让孩子们懂得团结互助,懂得关爱他人,离不开感恩之心。懂得了感恩,才会理解父母、爷爷奶奶的不易,懂得获得关爱和保护之后要主动回馈,这就需要学校和父母潜移默化地引导。要时刻创造条件让孩子感恩,先从父母开始,父母为孩子做了事情之后,要刻意引导孩子说声谢谢;父母身体累的时候,可以要求孩子给自己倒杯水、拿拖鞋……实际上,这些生活小事不仅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

  我们的潜意识是听不懂“”字的。如果我现在跟你说:“请你别想一只蓝色的蝴蝶”,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你想的偏偏就是一只蓝色的蝴蝶。所以如果你想要让孩子获得一些积极正面的行为,那么请记得要用正面的字眼来描述。“不要紧张”记得要说成“要放松”,“不要拖拖拉拉”记得要说成“要抓紧时间”;“不要乱扔东西”记得要说成“要保持整洁”等等。所以我也建议每一条高速公路上的那些提醒标语也要改成正面的提示语。而当孩子出现不理想的行为时,如果你加以负面的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出现的频率也就会越高,这就叫负面强化。而正确的做法是正面强化,当他出现好的行为时,你才需要对他进行强化。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学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