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区快速推进第二轮“双拆”工作成效显

04.08.2014  09:43

马路宽了,绿地多了,出行更畅通了

  “这次‘双拆’工作体量大、占比高;所涉违建临建历史长,核实难度较大;点位大多地处核心地段,寸土寸金,不少租赁户不愿搬离。”谈到东湖区在我市第二轮“双拆”工作中涉及的任务,东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唐铭市用“三最”来形容,就是“工作任务最重、工作困难最多、工作压力最大”。

  但正是这项“最难”的工作,东湖区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拆除了四万余平方米的临建违建,创下了新的“东湖速度”。如今,北京西路省政府长廊、广场北路“女人街”、洪都北大道省图书馆周边的违建临建店面都不见了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变得宽敞整洁的道路和一处处赏心悦目的街头绿化小景。

   机关干部一线作战

  拆出了速度、拆出了实效

  在第二轮双拆工作中,东湖区采取“县级领导挂片、区直单位挂点、干部包干到户”的方法,将辖区30个单位500余名机关干部充实到“双拆”一线,明确实行任务“四包”,即:包宣讲、包签约、包搬家、包维稳,真正做到了“人人身上有担子,全区没有旁观者”。

  广场北路“女人街”全长不到500米,违建临街店面就有128间,其中涉及大院街道的任务有102间。在接到拆除任务之初,大院街道党工委书记熊敏感到不同以往的压力。“这条街位于老城区的繁华地段,大多店面都经营超过10年,承租户基本都不愿搬离。”为了做通承租户的思想工作,6月初,熊敏带着5名街道干部与省直单位的工作人员一道上门入户,一方面为承租户讲解政策,一方面与商户“一对一”对接,积极为他们寻找店面、站街卖货,并无偿组织力量提供搬迁等一站式保障服务,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半个多月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换来了承租户的理解和支持。截至7月上旬,102间店面全部清空。

  大院街道成功“攻坚”,只是该区扎实推进“双拆”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双拆’工作中,我们建立了具体工作任务倒排时序表,统一设立拆除时间截止期,并建立问责奖惩制度,促使全区干部‘有活力,有干劲,有办法,有担当’。”唐铭市表示,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该区实现了“双拆”工作“每天都有新拆除、每周都有新亮点、每月都有新成绩”。

   积极争取支持

  发挥“龙头”部门示范影响力

  据介绍,东湖区“双拆”任务涉及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四大家,涉及省一级厅局92处,约占全市“双拆”所涉省直单位数的80%。为争取权属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东湖区由挂点县级领导带队赴多家省直单位登门拜访,并邀请省直单位领导到点位现场勘查。同时,该区紧盯省委、省政府等“龙头”部门,经过积极、反复的沟通和协调,省委办公厅、省直工委党校、省委政法委、省委党史办带头将位于一经路、豫章路等8间临建店面进行拆除。

  省委四部门带头拆除临建,为第二轮“双拆”工作提供了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随后,多家省直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动与东湖区对接“双拆”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双拆”: 6月20日上午,省人大拆除总面积76平方米临建店面4间,省政协拆除近200平方米临建店面14间;7月2日,分属于省政府机管局等4家省直单位、总面积698平方米的10间临建店面被拆除;7月6日,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周边1098平方米围墙店面被拆除……截至8月1日,东湖区共完成清空店面约4.9万平方米,清空面积率84%;完成拆除店面约4.4万平方米,拆除面积率76%。“看到省直部门临建拆得轰轰烈烈,我们相信‘拆违拆临、建绿透绿’是动真格的,相信‘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是一句口号,相信‘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不是空谈。”市民王薇深有感触。

  “在第二轮‘双拆’中,我们从各方面积极配合省直单位工作,尽一切可能帮助省直单位解决好‘双拆’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唐铭市告诉记者,该区帮助配合省直单位为承租户解决后顾之忧,主动对接791艺术街区,促使北京西路瓷器一条街16家承租户整体搬入;引导“女人街”上69位承租户对接红谷滩新区沿街店面,并且积极做好拆除施工、场地清理、建绿还路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双拆”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坚持“拆建同步

  街道变美赢得市民“点赞

  年逾六旬的彭卫红已经在广场北路生活了40多年,见证了这条路的发展变迁。“还记得刚住到这来的时候,这里是绿树成荫,道路是宽敞的,后来开设了店面,环境就变了。不仅人行道被店面占用,存在脏乱差的情况,而且治安也变得不太好了。”彭卫红感到“拆违拆临”后,当年清静、整洁的生活环境又回来了。她笑着说:“‘拆违拆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现在道路两边清清爽爽,我们出门感到心情舒畅多了!”

  家住北京西路的李芳勤老人同样也为“拆违拆临”点了个赞。“省政府长廊那段原先好多卖电动车的,店主把车子放在人行道上卖,严重影响了行人走路。现在拆掉了,路好走多了。”李大爷告诉记者,现在道路不仅变宽了,也变得更漂亮了。他带记者来到省人大旁边的一处新建的绿色景观前说道:“你看现在这多好,不仅种上了绿色植物,还设置了休息的长凳,方便了市民,也改善了市容市貌。

  为实现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目的,东湖区确定了“拆到哪、围到哪、绿到哪”的思路,确保“拆违拆临”到位高效的同时,“建绿透绿”优先及时。“我们对前期已完成的双拆点位进行了绿化种植、道路修复及墙体粉刷,并将‘建绿透绿’与群众所需、群众所想相结合,充分利用拆除空地建体育设施、市民广场,为群众休闲娱乐打造新平台。”据唐铭市介绍,全区共有还建点位363处。截至7月31日,已全部完工的为239处,占比65%;正在施工建设的为98处,占比26%;其余正在设计方案为26处。(袁一多 李旸 记者 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