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的茶叶之路 ——湖口县茶叶产业发展探析
一条绵延13000余公里,繁荣两个半世纪,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古通道——万里茶道,近几年备受关注,中蒙俄三国将联合打造这一国际旅游品牌。万里茶道成为继丝绸之路后,东亚大陆上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路。
万里茶道在江西有着千里黄金水道,湖口是鄱阳湖入长江的关键节点。我省正抓住“一带一路”的黄金机遇期,巩固和扩大江西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打造江西走向世界的新名片。北纬30度附近是国际公认的产茶黄金地带。湖口地处北纬29.75度,滨江临湖,水陆交通便捷,独特的丘陵地貌,常年云笼雾遮,气候适宜,产好茶是理所当然。
“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湖口茶叶栽培历史悠久,留存的“茶马古道”兰亭岭和梧桐岭及采茶戏等元素,印证了我县早期茶叶的兴盛。近年来,该县克服茶园规模小、品种老、品牌杂、龙头企业少等客观因素,大力推行茶叶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加工和包装,茶叶产业发展正“拨开浓雾见新芽”。
条件好品种多 市场份额却有限
“巍巍群峰满眼绿,遍地茗茶溢馨香”。清明节前后,位于天山的九江天泉农业生态公司茶园内,每天有十几个采茶女采摘嫩芽。“这里的茶园海拔600多米,一年有200多天云雾缭绕,空气、水源、土壤都适合茶树生长。今年如能拿到QS有机茶认证,走高档有机茶前景广阔。”高山出名茶,天山茶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茶园主曹军华信心百倍。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县大垅联丰、舜德屏峰、张青泉水、付垅东涧等地的茶园,群山耸立、山涧汩流、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孕育出的绿茶汤色明亮、清香浓郁、回味甘醇,茶叶的内在品质档次并不低,极具生产名优茶的优良环境。但因其或规模小、品种老化,“小打小闹”自产自销;或上规模、有产量,而生产设备简陋或技术落后,加工、包装委托外地企业等因素,极大制约了茶叶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后劲。
规模小、品牌杂、销量小、市场认知度低成为我县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强“筋骨”,练“内功”,成为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补短板创品牌 竞争实力大提升
“茶叶产业是传统农业产业,也是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全县将集中区域内的资源互补互助,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余炼中认为,该县茶园种植面积1.2万亩,规模茶场9家,体量有限,提升现有茶叶“品质”,树立品牌意识至关重要;在市场竞争中抱团发展,寻求合作,打造统一品牌,将有效扩大市场份额。
好政策有利于湖口茶叶产业发展。江西省从2015年起重点打造“四绿一红”茶叶品牌。九江市整合“庐山云雾茶”品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区域品牌。处于庐山云雾茶鄱阳湖生产区内的湖口县,迎来茶叶产业发展的春天。
目前,全县按照整合“庐山云雾茶”品牌的思路,实行“统一品牌、分户生产、分别注册”的方式,已注册“舜叶青 ”、“武叶”、“猫井岭云尖 ”、“东涧欣野”等茶叶商标,按照庐山云雾茶生产、加工、包装标准,企业可同时使用区域品牌和企业自有品名的“双牌双名”,进行产品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双赢。“舜叶”连续两年问鼎庐山问茶会金奖;“东涧欣野”在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铅山)中蒙俄市长峰会、茶产品旅游商品博览会“河红杯”名优茶品鉴评比活动中,荣获“优质”奖;“猫井岭云尖 ”在省农村电子商务网实现网上线下销售,销量和价格均直线上升……
重扶持精打造 茶叶之路更宽广
2015年,该县成立了茶叶技术生产协会,目前吸纳会员30多个,并对全县1000亩老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企业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优化茶品种,大力开发茶文化,走“茶旅”产业融合之路。去年起,江西舜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挖掘茶文化,精心打造“舜叶孝心茶”,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茶叶产业要发展,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撑是关键。”这是茶叶产业人的一致认同。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该县对茶叶产业给予足够重视,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为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做大做强,制订阶段目标及长远规划,注重在基地建设、品牌宣传、龙头培育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同时,实施科技兴茶举措,建立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立科学的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举办“茶评会”,走出湖口茶叶发展的绿色生态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