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丰盈觅食难 保障候鸟不饿饭

24.11.2015  15:15
原标题:湖水丰盈觅食难 保障候鸟不饿饭

  11月23日,鄱阳湖马影湖一反干枯的常态,浩渺的湖面波光粼粼。据悉,23日15时,鄱阳湖星子县水文站水位14.92米,鄱阳湖的通江水体面积高达2530平方公里,水位之高像在丰水期。

  而在湖岸边不远处的稻田里,一群大雁正悠闲地吃着尚未开镰的晚稻。今年罕见的冬汛,让本该处于枯水状态的鄱阳湖出现高水位,大量的草洲、浅滩被淹没,部分候鸟觅食困难。

  鄱阳湖候鸟医院院长李春如告诉记者:“至少有10万多只素食类的候鸟出现觅食困难。”据介绍,在都昌县多宝乡附近,生活大量雁类、天鹅等大型候鸟,他们以水草为食。饥饿难耐之下,候鸟们纷纷飞进部分还未收割的稻田里。

  李春如说,除去已经收割的稻田,仅在多宝乡就有百余亩晚稻被候鸟们吃得精光,但当地农民并未驱赶。“不仅如此,他们有意不下田 ,让候鸟们安心觅食。”李春如说,前两天,当地民间护鸟人士筹资购买了1500公斤稻谷撒在湖边,第二天再去看,一粒谷子也不剩。

  对于喜食鱼虾、螺蛳的鹤类候鸟来说,在鄱阳湖无法觅食的情况下,食物来源往往来自湖区附近的鱼塘。

  在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一口面积约为400平方米鱼塘边,出现一些伺机偷吃鱼儿的白鹤、鸬鹚等候鸟。有意思的是,村民出门时绕开鱼塘,尽量不惊扰它们。原来,这口鱼塘是该村专门为解决特殊时期候鸟觅食难的公益鱼塘。

  “村里每年都会购买上千斤鱼苗投放鱼塘,本来是为夏候鸟准备的,没想到今年部分冬候鸟也闹粮荒,便为冬候鸟们敞开供应。”李春如介绍,其实,他们这样做已经持续了10年。

  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关人士介绍,候鸟的活动、觅食区主要分布在水位线附近的水深不足0.5米的沼泽地带。比如,白鹤喜欢在0.4米左右的水位处觅食,长嘴鹬喜欢0.2-0.3米的水位处觅食,还有不少雁和鹬喜欢在泥滩和草洲上活动。

  据介绍,为了使核心湖区水位处于可控范围内,保护区在7个湖泊设置了控湖闸口,科研人员每天都会测量核心湖区的水位,然后再设定一个候鸟吃食的基本水位,如果水位高就开闸放水,水位低则关闸蓄水。近期水位上涨导致白鹤等涉禽类的觅食范围也缩小了。该保护区一直在开闸放水,确保核心湖区的水位保持在合理水位。

  都昌候鸟保护区负责人说,如果长时间水位过高,他们将准备再次投食,包括小鱼小虾,以解决候鸟“粮荒”。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王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