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位大幅上升 越冬候鸟栖息觅食受影响

27.11.2015  10:08

    昨日,记者从南矶湿地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由于持续降雨,我省不少江河湖泊水位不断升高,导致南矶湿地的水位比往年高出不少,南下抵达的候鸟栖息环境和觅食情况受影响。

    讲述:秋冬高水位多年难得一遇

    “往年这个时候,通往南山和矶山的公路上都是车来车往,但现在我出门还是需要靠船。”南矶山湿地保护区矶山站巡防员李发平告诉记者,由于水位迟迟不降,通往矶山的公路已被阻断,一些路段水深至少一米。而通往南山的公路虽然看似可以驱车通过,但是有部分路段淹没在水中,而且水深无法准确判断,来往的车辆要冒着熄火的危险。而以往活跃在草洲上的候鸟,如今只能停留在草洲中的高地上,“往年秋冬季节都是观鸟旅游的高峰期,但最近南矶山观鸟旅游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近日受到我省省内强降雨和长江上游来水的双重影响,鄱阳湖以及赣江等重要支流的水位急剧上升。截至11月19日18时,赣江的水位已经非常接近今夏丰水期时的最高水位。据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南矶湿地保护区多个子湖泊的水位低于河道或外湖的水位,无法排水,严重者情况如白沙湖,几乎全被洪水淹没。

    举措:候鸟觅食困难,投粮度荒

    水位的急剧上升,使得原本刚刚露出的适合水鸟栖息的生态环境又被淹没,部分水鸟难以找到合适的栖身之地,眼下南矶山时常能见到成群的鹤类在天空中飞行、盘旋。南矶山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认为,若水位持续上升或维持在较高水位,将会使得部分往年在南矶山越冬的候鸟处境十分艰难。

    记者了解到,鄱阳湖都昌湖区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被湖水淹没,造成越冬候鸟生存栖息空间缩小,取食面挤压变窄。11月18日,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监测发现,数万只小天鹅、豆雁、鸿雁、小白额雁、白琵鹭、反嘴鹬集结于多宝乡马影湖区,工作人员当即向候鸟栖息区域投放稻谷2000斤。

    专家:短时间内对候鸟栖息影响明显

    水位过低,湖里的水草等就会干枯,候鸟将无食可寻;而水位过高,候鸟无立足之地,嘴也没那么长,又将面临望食兴叹的境地。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表示,由于今年水位较高,短时间内,部分鸟类难以获得食物,候鸟数量与往年相比相对减少,“候鸟有其趋食的特性,同一个地方的食物减少并不会影响它们的到来,只会驱使它们往相对好获取食物的地方移动。”据科研人员观察,有些鸟类在湖区周边农田觅食,但由于农田人类活动频繁,对候鸟来说危险系数也增加了。(记者 陈诗蕾 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