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创新永葆“一湖清水” 水利部与江西共建“三大基地”
寒冬时节,共青城紧邻鄱阳湖岸的一处工地,工人们在忙碌着。一个微缩版的鄱阳湖湖体及“五河一江”口门实体模型已经成型;
鄱阳湖中心小岛——蛇山岛,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一座现代化的红色穹顶小楼矗立在这里。楼里设备齐全且先进,可自动进行水位、水量等监测;
我国面积最大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江西水土保持科技园,已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大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样板”。
近年来,水利部与我省围绕鄱阳湖研究,共同打造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江西水土保持科研创新基地“三大基地”,从大湖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水生态等方面入手,让江西在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中,释放出科技创新的正能量。
“鄱阳湖生态首先是水生态。”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认为,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生态及资源管理、配置和保护,没有有效的水文监测、水土保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特色将大为失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场“绿色大考”,促使水利部门用科技引领和支撑现代水利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以“三大基地”建设为标志,一批与鄱阳湖生态相关的水文情势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方面的重大科技课题和项目,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日前,在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记者见到3位来自俄罗斯的生态和候鸟保护研究专家,他们对“微缩鄱阳湖”特别感兴趣,在前往湖区考察之前,要求来此观摩。“微缩鄱阳湖”通过对鄱阳湖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试验和验证,从而揭示鄱阳湖的内在规律。它全面建成后,成为湖泊研究的国际开放型高层次的科技平台,除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外,还可进行科普教育,发展生态旅游。
棠荫岛位于鄱阳湖湖区中心,是“一湖清水”最灵敏的“传感器”,具有极好的水文、生态、气象代表性。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大本营设在这里,监测场所设在南边2公里外的蛇山岛。记者来到棠荫岛时,基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学术交流中心和专家楼已经封顶,自来水厂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条挖深的运河从主航道延伸至棠荫岛,未来枯水期船只也可抵达。如今,鄱阳湖水文水生态监测研究基地正被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湖泊实验研究基地,以及湖泊、湿地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大批国内外湖泊和湿地研究专家学者纷纷前来调研。
作为一处设施较为齐全的科研基地,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承担了南方红壤土侵蚀区水土流失状况试验研究工作,记载了持续10年的定位观测数据。科研数据自动采集、现代农业坡耕地技术……随着一系列水土保持领域的课题和项目在此结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像“梧桐树”那样,引来了众多“凤凰”,目前已有10多位院士来考察,30多位博士在此工作。
“三大基地”定位之高、规模之大,在江西水利系统前所未有。据介绍,近年来我省水利部门承担了国家、部委级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经国家和省内组织验收、鉴定的水利科技项目70余项。
鄱湖潮涌绘宏图,波澜壮阔舒长卷。放眼未来,“三大基地”建设将围绕着山、水、林、田、湖,开展“生命共同体”系统科技创新研究,支撑“一湖清水”永续留存。(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 李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