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纪实

30.01.2015  12:08

环境变美 交通便利 生活舒心

  走进湾里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2014年以来,湾里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有限的财力尽量向改善民生工程上倾斜,围绕人民群众在安居、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大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以旅游强区为发展主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加快城市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2014年,湾里区启动了规模最大的第三轮旧城改造项目,彻底消除了“城中村”和棚户区;结合旧城改造,对城区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并先后实施了包括道路、排水、交通、照明和绿化等系列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同时,全面推进集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实施梅岭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环境改造项目,先后启动“七色花海”等项目建设,使公路沿线成为环境优美的生态长廊。

  此外,该区积极改善交通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对老城区的招贤中路、招贤北路、红湾公路等主要道路进行综合改造。招贤中路、磨南路改造提升工程的竣工,大大改善了城区的道路车辆通行能力,为居民、游客提供交通便利,确保该区旅游道路通行畅通。

  经过一年的改造,湾里的改变让人眼前一亮:破旧不堪的城中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安置房、舒适漂亮的市民休闲公园、宽敞畅通的马路和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带。“现在的湾里,环境变美了,交通便利了,生活更舒畅了,看着这些喜人的变化,我们老百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招贤镇村民吴胡华对记者说。

   改善教育条件 实现均衡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而教育的滞后问题一直是湾里区打造宜居城市的短板。去年以来,湾里区始终将教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学校项目建设,投资300万元建设的罗亭学校新教学楼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湾里三小运动场项目,启动并完成罗亭学校综合楼建设立项工作;完成罗亭镇红源小学、上坂小学、招贤镇港下小学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共安排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共计563.4万元,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达532.2万元;为7986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资助贫困学生385人次,累计发放资助金23.075万元;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共投入资金128万元用于完成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添置,投入141万元设备款用于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设备添置。

  与此同时,该区还通过继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社保体系 筑牢民生之本

  社会保障是保障民生的着力点。2014年,湾里区积极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养老金2809.5万元,惠及1104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135人,征缴基金140.38万元;深入开展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38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81.23万元,免费救治白内障、尿毒症等患者201例,有效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加大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扶持,培训乡村医生79名,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达98.47%。

  同时,加强救灾救济力度,发放73.98万元落实水库移民政策;强化低保户资料动态管理,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全区范围内的孤寡老人、孤儿、留守儿童、残疾军人、烈士家属、高龄老人等定期帮扶,共发放救助金420万元,惠及3000余人。

  “下一步,湾里区将继续强化保障房建设,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卫生质量,积极抓好百姓期待的民生建设,用民生聚集民心,形成合力,助力全区绿色旅游经济发展。”湾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陈丹 肖积娟 记者 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