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区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07.03.2016  11:42

   文明花开春满园 好山好水育好人

  日前,共青团江西省委发布了第五批“雷锋哥(姐)”名单,来自湾里区罗亭镇的“爱心少年”熊端强榜上有名,成为江西年度“雷锋哥”。

  这个普通的17岁少年,在危急时刻毫不迟疑地跳下池塘,救起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忆起事发当天,熊端强说:“如果不去救,我会后悔一辈子。”简单的话语透出他的善良和朴实。

  都说湾里好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湾里涌现出的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敬亲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展现了当代湾里人的良好风貌。而持之以恒的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孕育好人好事的现实土壤。近年来,湾里区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好人好事常有常新,让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风尚在全区蔚然成风,为湾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湾里区主要负责同志说。

  执著坚守 平凡岗位书写人生

  年近古稀的高银水,是湾里区梅岭镇立新村仅有的一名乡村医生。41年来,她每天行走在邻里乡村进行义诊,村民们都称她是“大恩人”。

  这个偏远的山村现在只住着10多户老人。“我的父母和丈夫都因病离开了我,看着那些生病的老人家,就让我想到了我的爹娘。”高银水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立新村人,离不开这方水土,这里的村民更离不开他们身边的医生。“能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缓解病痛,方便生活困难的生病老人,是一件很幸福、很快乐的事情。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

  执著坚守、无悔付出。自挖山洞执勤的守林员高红斌,用扫帚“书写”25年坚守的环卫工人彭林香……这些普通的湾里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桃李虽不言,芬芳已满园。

  “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重要作用,各行各业的道德模范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能引导更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湾里区文明办主任符强表示。

  无私奉献 身边好人温暖人心

  在湾里区站前街办东方红社区,平凡而善良的妇女李群英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孤寡大娘申赛英,二人建立了不是母女却胜似母女的挚爱亲情。

  申赛英老人膝下无儿无女,2002年,唯一相伴的丈夫因病离世。因为不放心老人独自在老家生活,李群英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大娘申赛英接过来和自己一起生活,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四年了。

  谈起李群英这些年来的付出和善举,邻居们无不感动。李群英对此很淡然:“照顾长辈是我分内的事,我这样做只是尽点孝心。

  孝老爱亲、与邻为善。在湾里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湾里区通过开展“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巡讲、巡演、巡展”、设立身边好人榜等形式,把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生动地展现出来,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

  文明巡访

  浇灌城市文明之花

  杨壮锁、曾国材、涂世根是湾里区三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本该乐享天年的他们却奔波在湾里的大街小巷,为城区发展和文明创建发挥余热。

  2008年,三位老人和多位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了一支“市民文明巡防团”,杨壮锁老人任团长。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他们奉行“志愿、参与、业余、奉献”的原则,充当起文明的使者,积极主动开展文明巡访活动,发现和记录不文明现象,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有力地推进了全区文明创建工作。

  银发老人志愿者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城市文明之花。退休了,心却在岗,成为老党员们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光和热的真实写照。

  这仅仅是湾里区志愿者服务社会的一个缩影。该区大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区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节假日交通路口的“小蜜蜂”、景区开展的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已成为梅岭旅游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陈丹 魏芸婧 记者 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