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湾里变靓了 今年还能去湾里看哪些新景点

16.03.2015  17:20

发力冲刺国家旅游度假区

南昌湾里变靓了 今年还能去湾里看哪些新景点

七彩叠泉

    新华网江西频道3月16日电(饶恒) 梅岭竹海明珠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国家生态区创建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即将挂牌。近期,捷报频传的南昌市湾里区在旅游发展上迎来又一个好消息——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达到标准,成为全省第三个、南昌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自2014年2月起,湾里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工作,仅一年时间,即迈出了“创建”路上的关键一步。一年来,湾里旅游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湾里区委书记王建平说,过去的一年,湾里可以用“四个巨大变化”来概括——景点变多了、景观变靓了、景区变大了、游人变多了。

七色花海

     旅游融合 立志打造全省“最美城乡

    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内高水准、高知名度的旅游度假区域,目前,全国只有12处,我省还未实现零的突破。2014年以来,湾里区瞄准这一目标,大手笔推动旅游发展。

    “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特殊的区位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湾里和发展旅游结上了不解之缘。按照“城区大公园,农村大景区”的理念,湾里推动旅游融合城乡环境建设,立志打造全省“最美城乡”。

    据了解,湾里区先后启动招贤中路、天宁路以北等3轮旧城改造,将原来破旧衰败的老城改造成现代化旅游新城,城内湖水环绕,碧波荡漾,一幅山水相融的美丽画景,城区出现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自然景观季相。

    同时,把农村作为景区来打造,实施“梅岭景区旅游公路沿线环境改造项目”,对涉及3个镇、45个村庄、73公里旅游主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山、水、路、村和集镇进行全面整治。通过改造,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拓展了景区旅游空间,使湾里区整个形成了一个大公园、大景区。

    发展旅游,重在“”字。湾里区通过推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增加了游客的“乐趣”,更带旺了政府和百姓的“财气”。

    红星皇菊种植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面积近800亩,产品供不应求。太平灵芝养生园,以种植为基础,利用灵芝的养生保健功能,开发灵芝生态鸡、养生泡脚、灵芝宴、灵芝工艺展品等,通过拉长产业链赋予灵芝新的生命,让游客不出山就能享受地道的养生服务。

    不止如此,在财政每年500万元奖补资金的推动下,湾里如今茶园面积近万亩,初步形成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有机茶产业链条。每到茶叶采摘季节,茶叶观光、采摘、制作等体验休闲游异常火爆,茶叶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有力促进了旅游的发展。

    不仅仅是旅游与农业,湾里正在着力推进旅游与工业、体育、宗教等一体化融合发展。

    “游客要体验,农民要增收,旅产互动让游客乐享旅游,让农民就地就业,从而逐步带动旅游发展从单一依靠门票收入的观光型景区向包含多种业态的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型。”王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