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山水 翠色溢流——抚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22.10.2014  12:54

青山含黛,绿水如蓝。行走在抚州市1.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您会看到一片片森林与城市相伴,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与绿树相依,一个个绿色生态小区与碧水蓝天相融……这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景,与抚州市几年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努力密不可分。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2011年,抚州市拉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大幕,经过两年多的创建,2014年9月25日,正式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植绿:两年造出75.48万亩绿色森林

抚州市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面积达123.38万公顷,是我省重点林区之一。不过,抚州市民并没有停止植绿的脚步,“创森”启动两年来,全市完成新造林75.48万亩。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抚州市注重乔木种植的比例和景观效果,通过破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等形式,不断增加城区绿化面积和绿化空间,丰富城区森林生态景观。两年来,全市绿地面积增加268.2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增加295.36公顷。

注重境内江、河、库等水体沿岸的自然生态保护。对贯穿市区和各县城区的主要河道,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抚州市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重点实施水岸绿化工程、水岸生态化改造工程和江滨公园改造扩建工程,形成了城市特有的水岸风光带。两年来,全市共完成水岸绿化里程数518.1公里,升级达标水岸绿化里程数820.9公里。

各县(区)则积极开展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创建,做到单位庭院园林化、街区道路常绿化、休闲绿地风景化、乡镇四周森林化。全市村镇绿化美化面积逐年增加,完成村庄绿化730个,其中有22个森林乡镇和61个森林村庄获得省级“森林十创”荣誉称号。

森林已成为抚州最重要的资源,生态是抚州最大的优势。抚州市先后荣获“全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市”、“2012年全国十佳品牌城市”、“2013年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

护绿:挂牌保护2万多株“绿色文物

古树名木,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无价之宝。

抚州市制定出台了《抚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全市范围内的两万多株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登记、编号建档和挂牌保护,明确了负责具体保护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编制了《抚州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立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生物生态廊道、人工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四大功能保护区,营造良好的野生动植物生活、栖息自然环境。全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自然保护区21个,总面积1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

初步建成森林资源安全体系。建成了市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中心,成立了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新建林区防火通道1300公里,全面贯通了重点林区防火林网,近3年,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5‰,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低于1%。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亮剑行动”,严厉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占滥用林地湿地等违法行为。

抚州市还大力推行重大工程项目绿评制度,实行生态绿地发展和保护目标考核责任制。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建立了市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全市纳入国家、省、市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内的林地面积为294.3万亩。对凡是列入国家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面积的,实行全面封山育林,使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形成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享绿:“绿色银行”遍布城乡

酷暑时节,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去哪呢?环绕抚州城,各类公园分布其中:东有1060亩的汝水森林公园,南边有1000亩的名人雕塑园,西边有2300亩的梦湖湿地公园,北边有300亩的人民公园。不仅市本级生态建设快速发展,各县区在生态建设上也毫不逊色,有黎川岩泉、资溪清凉山、南丰军峰山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有资溪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南丰傩湖、南城洪门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0个省级湿地公园以及资溪大觉山、抚州名人雕塑园、乐安流坑古村、南城麻姑山等一批4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风景名胜区。抚州市民享有的,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与此同时,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花木产业、毛竹产业、油茶产业、林下经济的意见和规划,将林业产业发展列入县域经济考评体系。3年来,全市完成改造毛竹低产林80万亩,花卉苗木产业面积达11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尤其迅速,全市初步建成了金溪香料、临川黄栀子、资溪森林旅游、黎川香榧、崇仁麻鸡、南丰橘海农家乐、乐安油茶等生态富民产业,形成了一张张特色产业品牌。

绿化苗木生产基本实现自给。在森林城市绿化建设中,该市始终坚持植物多样性和以乡土树种植为主的原则,大力推广节约型绿化建设。在设计及种植中,着重选择抗逆性强、资源广、苗源多、易栽植、易成活、易管护的木本植物品种,尽可能减少外来物种的引入,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92.7%。

青山绿水促进生态旅游。抚州市坚持旅游兴市与富民兴业相结合,以绿色、生态、休闲为主题,引导村民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乡土佳肴型农家乐,全市已发展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两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5家、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景区3家、3A级乡村旅游点3家;全市还有农家乐、渔家乐示范点33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去年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达到60万余人次,收入1.2亿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超3亿元。

森林城市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抚州人在建设“绿色抚州”的道路上脚步越来越坚定。(龚莉芹 付家科 范强)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