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江西公安机关多措并举保学生暑期安全

22.07.2014  14:07

核心提示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下河游泳成为了暑期许多孩子的爱好。然而,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学生溺水事件相继发生,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

6月16日,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市民在暑期戏水时牢记安全,尽最大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连日来,全省多地多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宣传工作,收效明显。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据统计,6月10日至今,全省公安机关接到的溺亡警情呈现下降态势。

三游客水中遇险

水警迅速出动施救

6月14日,一个来自湖北武汉的旅游团前往武宁县西海湾至观音岛乘船旅游。在旅游船靠岸后,有5名游客擅自离开团队后下湖游泳。

其中两名游客在畅游了一段后,自觉体力不支,遂爬上岸来,其余三名年龄在50岁上下的游客,由于不知水情,继续向深处游去。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游客仍迟迟未归,心急如焚的众人很快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游客求助后,武宁县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紧急出动。经过近半小时的水面搜索,民警最终在庐山西海观音岛附近水域发现了三名游客。三人脸色苍白,体力已经消耗到极限,情况危急。水警率先将快艇小心靠近,随之下水奋力托举,最终将3名遇险游客安全送上快艇。老人激动地说:“如果你们再迟来一两分钟的话,也许我们已沉到水底去了。

诚然,这三位游客是幸运的。但无法忽视的是,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溺水事故进入了危险期和高发期。

多部门联动

强化水上安全防范

在今年接到的警情中,溺亡事故较去年有所上升。据统计,在溺亡人群中,7至15岁的中小学生占比最大。”7月10日,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水上治安管理工作指导处处长王东进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6月以来,全省多地降雨集中,不少河段、湖泊水位上涨,孩子对于水域复杂的情况估计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中小学生正逢暑期假日,孩子们时常结伴下水解暑嬉戏。

警方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吉安、赣州、上饶等地先后接到溺水警情21起,死亡32人。

6月16日,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市民在暑期戏水降温时应牢记安全第一,学校及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的看护和教育,尽最大可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此前的6月10日,省公安厅专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水上安全防范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公安机关主动作为,开展事故预防和群众宣传教育活动,并主动与当地基层党政和教育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落实家庭、学校、村(居)民委员会等相关单位的监管责任。同时,尽最大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快速反应、及时抢救的能力,全力落实溺水事故的源头防范工作。

防范教育从娃娃抓起

我们唯有打‘提前战’,将重点工作落在安全防范教育宣传中,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湖口县公安局水上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柳效松告诉记者。

湖口县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极易发生溺水事故。每年夏季,也成为当地水警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今年6月初,由湖口县政府牵头,公安、教育、水务等职能部门齐聚一处,就如何加强辖区夏季水上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共同商议。目前,该县所有的水库、路面危险水塘都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当地水警部门联合河道管理局,在辖区鄱阳湖水域时常有人出没、水域情况复杂的八处水域设置了警示牌。6月30日开始,该县组织督导组,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

记者从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获悉,九江市公安机关今年还统一制作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民警深入辖区各地中小学校分发,到6月30日已发放该信14万余份。

这封信是需要回执的,要求学生家长签名后再放回学校进行存档,这就确保了每一位学生家长都能看到信件,每一位家长至少要有防范的意识。”柳效松说。

据了解,去年以来,湖口县沿长江和鄱阳湖未发生一起学生溺亡事故,有效的青少年暑期防溺水宣传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