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肿瘤君》:死是悲剧 何必刻意柔化

18.08.2015  10:56
原标题:评《滚蛋吧!肿瘤君》:死是悲剧 何必刻意柔化

原标题:死是悲剧 何必刻意柔化

看完《滚蛋吧!肿瘤君》有几天了,然而,它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打开PAGES写稿,我极其自然地在第一行就打下了:《翻滚吧!肿瘤君》。

即便在有白百何出演的电影里面,《滚蛋吧!肿瘤君》大概是她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一次——还是绝症女王的老角色。记得在韩延《第一次》里面,白百何还是一个既霹雳又可怕的摇滚女造型,灾难程度直接暴露了整部电影的糟糕水平。也就是短短三年间,白百何确实进步很大,直接把中国电影带进了票房的“黄白时代”(黄渤、白百何),近乎奇迹。

大概是联想到最近的动荡局势,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片头的消防告示。知名小品演员朱时茂一如既往地说出了金句:做自己生命的导演,正能量永远第一。在这个时代,正能量等于安全。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做自己生命的导演”的绝症故事。

在了解到电影的拍摄套路以后,《滚蛋吧!肿瘤君》的后半段,尤其是尾声,我压根不想看。熊顿的人生追悼会被很多人点赞,认为死得洒脱,活得精彩,甚至很多人也直观联想到了眼下的天灾人祸。可是,跟死神有过接触的人,真的是这样的异想天开、天真任性么?

去年美国有一部绝症电影叫《星运里的错》,主人公说出了一部绝症电影的情感精髓,那就是痛苦要求被感受到。《滚蛋吧!肿瘤君》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像文艺小年轻一样,列出了人生必须完成的清单,幻想与帅医生的浪漫爱恋,表达对父母的无限的愧疚。在那些乱入的画风中,有美剧的《行尸走肉》,有浮夸的韩剧,有科幻动作片,闯关游戏以及写真集……即便这一切完全没有发生,然而借助熊顿的浮想联翩,电影把一个寻常都市女白领的人生诉求,展现得五光十色。冰封的三里屯SOHO,闪光灯的摄影棚,虚假的鹅毛大雪,令人恍惚是在看《小时代》。日暮又清晨的北京城,东三环的城市景观与本土都市爱情片无异。

有人说,《滚蛋吧!肿瘤君》是在抗拒煽情。然而,我不知道把与死神的亲密接触摆放在这样一个刺眼又醒目的境况,它不是煽情又能是什么。或者,如果抗拒煽情,那么,电影里的医院就不应该是那样的超现实存在,一尘不染,有如发达国家的高级加护病房。要知道,《滚蛋吧!肿瘤君》并没有抛开至爱亲友团的身份职业,他们也只是这个茫茫都市里的小白领,然而,她们总是像进欢乐谷一样,布置着静安庄的租房,进进出出于光鲜亮丽的医院饭店。更不要说,从头到尾,熊顿家好像一点都没有担心过她的医疗费用。

怕死是人之常态,怕生病则是中国人的常态。对一个北漂女青年,《滚蛋吧!肿瘤君》却把这个悲剧事实给掩盖跟柔化了。即便它不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电影,需要商业的包装,需要广告片一样的精致,可是,这些跟幻想画面一样不现实的现实场景,多少令人有些出戏。如同熊顿美化了自己的想象,韩延进一步在做的,也是美化了熊顿的人生现实,对一个癌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说是彻底失真的,好似癌症也不过如此。就说表现尚佳的白百何,她也仅仅是剃了光头,从头到尾都是气色红润有光泽,敢情这是进医院治病还是去疗养了,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真实的死亡,其实常人都是排斥的。《滚蛋吧!肿瘤君》用讨巧的手法,顺利克服了这一层障碍,并让观众为一个别有新意的追悼会所打动。实际上,熊顿所操心的依然是自己的小世界,劈腿的前男友,医院里的帅医生,病房的怪病友……她进入到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另一个世界,傻笑连连。这种环保无害的健康姿态,似乎令人不忍去批评她,毕竟中国还有句老话:死者为大。

所以,《滚蛋吧!肿瘤君》所拥有的只是那些花式片段,是熊顿做了自己生命的导演。这种无害小白兔的制作手法,成功利用了电影的麻醉效果和解压功能。但光有这些,很难让它在深度上胜出别人一筹,更无法在泛滥的绝症电影里面脱颖而出。它所制作的不过是一粒苦味糖果,即便嘴里已经五味杂陈,脸上却得佯装出幸福的笑容表情。至少,观众所看到的是这样的,并且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