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漫谈:商鞅之死是报应 不值得同情

16.12.2013  18:45

  商鞅之死一向被看作是“变法者为变法殉难”的悲剧事件,千古之下得到了很多同情。朱相观看人艺话剧《商鞅变法》,据说潸然泪下。

  在我看来,商鞅之死不过是他刻薄残杀的报应,不值得同情。

  杀商鞅的人——也就是秦孝公的继承人秦惠文王——不是因为反对商鞅的新法,而是恨他这个人。因为秦惠文王当太子的时候,因为批评新法而获罪,但是“刑不加储君”,罪名要由太子的老师承担,商鞅把太子老师的鼻子割掉了。换了谁都得报这个仇。

  商鞅是一个权力崇拜者,手里有权,无所顾忌,毫无人情可言。商鞅在秦国,严格禁止官民议论法令,连议论法令——无论拥护还是反对——都要获罪。商鞅曾经渭水决狱,很多人被杀的罪名就是议论法令,据说渭水尽赤,一派恐怖气氛。

  法家的政治理念,并没有把人民放在法律的对立面。关东诸国是法家的起源地,在齐国、郑国、晋国都先后实施法家的那一套,在实际操作中,并无商鞅如此之多的肃杀恐怖。

  商鞅执法的霸道之气太盛,实际上把法令向“恶法”的方向推动。商鞅死了之后,秦人没有怜惜他的,这不是商鞅的悲剧,因为这就是商鞅自己应得的报答。

  让我们拿其他的人来做对比。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酷吏叫张汤,一直当到了御史大夫。但不久张汤就和丞相庄青翟发生冲突,被人诬告下狱。汉武帝接连八次派人要他解答质疑,张汤都竭力为自己辩护。后来汉武帝派廷尉赵禹来审问他,赵禹劝告他:”你怎么不识相?你杀了多少人、灭了多少人家了。现在很多人都为了这个来报复你,皇帝也为你这案子为难,最好是要你自己了断,你怎么还辩解不休?”张汤无奈自杀。后来的事实证明张汤这次确实是被冤枉的,张汤可谓“死非其罪”,这就像明朝严世藩被巫以“通倭”罪名是死非其罪一样,但是张汤最终还是无奈自杀,是因为他认可了赵禹的劝告:张汤杀人破家甚多,其中不乏无辜的人,现在抵命也算是另类的公平。

  商鞅其实也是如此。商鞅变法,成功地把秦国改造为一部“耕战结合”的战争机器,赋予秦国内在的巨大扩张动力,秦国能够统一中国,商鞅有功。但是商鞅无视人性尊严的恶质也深藏在秦国的法令中,这也是导致秦国速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