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迎立春寒潮暖流打擂 北京明后或有降雪

04.02.2014  16:57

  今天早上6点03分,马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到了。早上6点,在立春3分之前,北京市气象台解除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目前强冷空气主体已移出本市,但是未来3天气温仍然较低,明晚到初七可能有降雪,请市民注意保暖。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巧合的是,今天还恰好赶上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古人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是开始的意思,从立春这天起,春天的气息会越来越浓,气温逐渐回升。不过,在气候学上,是用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首日,作为春季的开始。

  今天虽为立春,天气晴朗,但是气温回升较慢,空气干燥。北京市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李迅提醒市民,虽然造成北京持续刮风的冷空气已经移出本市,今天白天的风力也不大,但最高气温只有2摄氏度,夜里最低气温会降至零下8摄氏度。市民早晚外出要注意保暖,及时补充水分。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转南风2到3级,最高气温2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摄氏度。李迅表示,从目前气象资料来看,春节后期这几天,北京气温依然比较低,最高气温只有2摄氏度左右,初六晚上到初七,不排除会有降雪天气发生。

  今天虽然风不大,但是由于空气湿度非常小,极易造成火灾,从防火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尽量不要在局部过多地燃放烟花爆竹。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马年插进了一个闰九月,共384天。因为开始得早,正月初五才立春;时间持续得长,导致马年结束得晚,因此下次立春还在本年内——腊月十六,一年两头都是立春,故称“两头春”。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王玉民介绍说,一般有闰月的年份都是两头春。

  对于网上流传的“双春特别适于结婚”的说法,王玉民认为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两头春”只是个正常的历法现象。(记者牛伟坤)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也是阴阳交争比较严重的节气。安神定志对于养生至关重要。中医认为,心情舒畅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于阳气生长。

  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适当增加室外活动,使身体的冬藏状态适应春天的到来。要灵活增减衣物,适度保暖,不可贪凉,尤其是年轻人不要为了美丽太早脱掉臃肿的冬装。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

  立春饮食调养应从享受绿色蔬菜开始。辛甘的蔬菜有助于春阳及护阳,这些蔬菜包括葱、芫荽、红枣、花生、胡萝卜、花菜、白菜及青椒等。立春这天有“咬春”的习俗,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多以豆芽、韭黄或韭菜、粉丝、鸡蛋等炒成的合菜做馅儿包着食用。萝卜、韭黄、韭菜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胡立明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