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彩鹮“做客”南昌

12.02.2017  14:06
曾被宣布在我国绝迹;为我省新添一项鸟类种类记录   2月9日,曾被认为在我国绝迹的濒危动物彩鹮重现滇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极为幸运的是,这一珍稀鸟类,就在几天前也曾一度造访南昌。近日,江西生态摄影研究会会员王榄华在南昌周边的鄱阳湖湿地一处水田中及一树丛上也拍摄到一只罕见鸟,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彩鹮,为我省新添了一项鸟类种类的记录。    濒危动物彩鹮一度在我国绝迹   彩鹮,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曾连续多年未在我国观测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它在中国的数量比它的近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还少。据了解,彩鹮种群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在中国的数量本来就不多,且分布地区又十分狭窄,加上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沼泽的不断消失和河湖面积的日渐缩减,使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同时,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增多,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   因而,人们突然发现再也找不到彩鹮那美丽的身姿,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但是,在2009年1月,在我国消失多年的彩鹮在四川成都一名鸟友的镜头中首度“王者归来”。此后,每年都有零星报道从河北、云南、新疆、内蒙古传出, 其中大部分为志愿者目击和拍摄。就在几天前,昆明市民在滇池再度发现彩鹮的身影,这引起了社会上爱鸟人士的关注。    江西摄友近日拍到稀有彩鹮   2月2日,江西鸟友王榄华在南昌拍鸟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并记录到一只美丽的罕见鸟,后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彩鹮。而此次彩鹮做客南昌,为我省又新添一项鸟类种类的记录。   据王榄华观察,从体型上看,这只彩鹮应该已经成年,发现时它正悠闲地与一群白鹤在同一片水域觅食。“它那修长健美的身材,弯弯的长嘴,和通体发着金属色光泽的羽毛很是惹人喜爱。”连续多日追踪拍摄的王榄华兴奋地告诉记者,看着彩鹮妙曼的空中飞行姿态、无忧无虑地在水田觅食的倩影,作为鸟友,他感到无比欣慰,也感到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包括鸟儿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在强大的人类面前是那么脆弱,它们有权生活在这个地球,它们需要得到关爱和保护,所有江西的鸟友都愿意配合省内各级野保部门开展好基础性的生态保护工作。”    我省爱鸟人士增多 护鸟意识增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部分鸟类的迁徙、分布、栖息地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比如冬候鸟东方白鹳在鄱阳湖也有繁殖种群。”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年华研究员认为,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物种适宜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保护与发展,一些鸟类的分布区有所扩张,尤其是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在长江中下游处于前列,迁徙鸟类来江西繁殖或越冬的种类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但尤为重要的一点,越来越多的稀有鸟种现身江西,与爱鸟、护鸟人士增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王榄华坦言,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类环保人士都自愿加入生态保护行列。“大家风餐露宿在深山树林江河湖海追寻野生动植物踪迹,并发现物种新记录,为鸟类资源监测提供线索的同时,还勇敢地向一切危害生态的行为作斗争。”对此,戴年华也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走入大自然,观赏生态美景,拍摄自然景观、花草、虫鸟的环保志愿者越来越多,加上摄影器械也越来越先进,许多珍稀鸟、兽物种的新种、新记录、新分布,都是通过野外拍照,经学者考证后发现的,比如近年来在鄱阳湖新发现的黑雁、雪雁、斑头雁、钳嘴鹳等。(记者 陈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