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伟:“火车票涨价给穷人发补贴”是空想

14.01.2014  13:07

  随着春运的日益临近,“火车票价该不该涨价?”的问题再次回到人们视野。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茅于轼在该学会出品的《茅塞顿开》第4期中,也谈到了火车票的定价问题,并呼吁火车票应当涨价,并用涨价赚来的钱,给穷人发货币补贴。(1月13日,《楚天都市报》)

  茅于轼是市场派经济学家,相信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万能作用。所以,看到春运的老问题,茅于轼再次搬出市场手段,认为春运的问题,在于火车票价格畸形的低,如果火车票涨价了,就能发挥市场杠杆对供求的调节作用,坐火车的人少了,春运的老问题自然解决了。

  那么,春运问题真有那么严重吗?最多的抱怨不外乎太挤、太脏、太耗时、太难买票,可是这些声音主要来自哪里?恐怕不是乘坐火车最多的农民工兄弟、大学生群体吧?相比户外长时间体力劳动,相比教室里长时间上课,挤在火车上的长途旅行实在不是什么问题。抱怨多的倒是哪些消费能力更好,火车并非主要选择的人群吧,经济实惠的火车服务,对有些人而言是社会福利,对有些人而言倒成了负担,后者消费何能力更强,如果春运服务实在难以承受,何不选择更加舒适快捷的其它服务?

  退一步说,火车春运是苦、是累,还依然有那么多人选择火车出行回家,可见还是有太多人消费能力不足,真有大把的富余资金,谁真愿意“人在囧途”?火车春运是试金石,试出了国人消费能力普遍不高。果真如茅老所言,火车票还要涨价,是不是给本就不够富足的农民工兄弟们带来额外负担?本就不够富足,又没有经济实惠的出行选择,是不是注定要窝在家乡“将贫困进行到底”?

  茅老师主张火车票提价,用赚来的钱补贴穷人。出发点当然好,可是,在现有分配布局下,需要多少的盈余才能让真正需要补贴的人“看的到,拿的到,感觉的到”?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让补贴发到穷人手里?世界上哪个国家通过发钱给穷人让穷人过上好日子的?与其许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兑现的微薄现金,不如让大家获得触手可及都可接受的福利,低价火车票就属于此列。

  我们不否认火车春运往往意味着“人在囧途”,可是将火车服务完全交给市场,放由价格上涨,结果绝不是将众多农民工赶到汽车上、飞机上的问题,而是让他们中的很多人“无路可走”的问题,“人在囧途”囧在一时,“人生在囧途”囧在一世,我们到底要选择哪一个?

  至于发钱给穷人,穷人能拿到多少?涸泽而渔式的发钱救济,不如让穷人畅行在神州大地上自我觅食,不如为穷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去消灭“穷人”。

  由此可见,茅老师主张火车票涨价,用赚来的钱救济穷人,再次犯了“在某些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并非万能”的错误,茅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茅老师离真正需要低价火车服务的社会群体是否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