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外卖O2O平台“烧钱”模式引关注

27.08.2015  19:17
原标题:美团外卖O2O平台“烧钱”模式引关注

当下,外卖O2O平台通过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给力”的“补贴”以保证其市场份额,持续上演“烧钱大战”。有网友发文调侃称“北漂最爱O2O烧钱,分分钟提高生活品质”。资本巨头的持续加码,使外卖O2O成为继打车软件以后的第二大“烧钱”行业。而近期,随着美团网“每赚1元净亏2.7元”的消息爆出,以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为代表的O2O外卖平台的烧钱模式遭遇媒体和网友的质疑,外卖O2O平台的未来令人堪忧。

美团烧钱模式遭质疑

近期,外卖O2O新晋领头羊美团外卖及其支撑平台美团网的媒体关注度较高。总体来看,8月份,媒体针对美团的报道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美团201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惊艳全国:美团以快速增长的业绩稳坐外卖市场份额头把交椅,成立猫眼独立子公司,收购酷讯布局酒店旅游业务;另一方面,负面消息不断爆出,媒体对美团企业运营和盈利能力质疑的声音不断,美团的烧钱模式被舆论广泛关注。

8月16日,有知乎网友爆料称美团佣金率已降至2%,月均亏损6亿元左右。对此,美团回应称此消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为竞争对手恶意造谣,并表示美团法务部已对此事展开调查。8月21日,《经济参考报》撰文《美团模式遭质疑 烧钱能否烧出门槛》称“网曝美团每赚1元净亏2.7元、7亿美金只够烧半年”,外卖、电影和酒店等细分领域的“价格战”使美团的毛利越来越低,转载量逾百篇。

据7月8日《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美团正计划融资10亿美元。随后,部分媒体发文称美团今年1月份7亿美元的融资只够烧半年,并开始寻求下一笔10亿美元融资。7月13日,美团CEO王兴公布了美团2015年上半年的业绩,总交易额达到470亿元,同比增长190%,并对“美团正计划融资10亿美元的消息”予以否认,称网上的传闻“不靠谱”。以漂亮的成绩单来回复质疑,因此有媒体评价王兴的沟通方式“如梁山好汉般简单粗暴”。

但负面新闻的不断爆出,加剧了舆论对美团的关注,企业形象和声誉受到一定损伤。8月20日,《北京商报》披露美团等外卖O2O被指无照派送,配送业务遭城管查抄,报道被转载近50篇次。同日,《深圳晚报》报道,美团商家上线促销活动时未设置订单限量,在1元榴莲蛋糕卖出40余万份后,美团以商家无法按照页面承诺提供服务为由,短信通知消费者取消此次合作。美团(深圳)单方面取消全部促销订单,引发消费者对其“违约”行为的不满,相关报道及转载超过30篇次。

饿了么会员卡提价 疑O2O补贴收紧

8月21日,《北京商报》报道当前以饿了么为代表的外卖O2O企业烧钱乏力,转载量逾60篇次。报道指出,有消费者投诉饿了么品牌馆会员卡的季卡和年卡的价格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饿了么方面表示,此次调价是为了增加服务质量。但《北京商报》指出,涨价与增加服务质量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但对于处于“烧钱”阶段的外卖O2O行业而言,涨价一定能降低成本。

饿了么联合创始人兼COO康嘉曾在8月16 日举办的饿了么开放配送平台发布会上表示,饿了么的补贴数额在降低。提高外卖配送费、饿了么会员卡提价被理解为O2O补贴收紧,这也印证了当前外卖O2O烧钱乏力的事实。

舆论纷争:“烧钱大战”的价值几何?

媒体对外卖O2O烧钱模式提出了质疑,单靠烧钱只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商家和用户的粘性,但不会保障用户的忠诚度,外卖O2O“烧钱”策略的前景令人生疑;另一方面,O2O模式的特殊性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以亏损换市场助力O2O市场争夺的声音依然存在。

缺乏核心竞争力 “烧钱”并不能带来高价值

针对美团10亿美元融资的传言,有媒体指出融资作用有限,“缺乏核心竞争力”让美团“步履维艰”。网民舆论场上,微信公众号“O2O头条”发布文章《外卖O2O烧不出一首忠诚的赞歌》,称单靠烧钱补贴的方式并不能带来太大的价值,商家和消费者都不会为其唱一首忠诚的赞歌。微博网友“蜗牛千里行”表示,做好产品质量,培养消费习惯才是产品持续发展的唯一通道。老是补贴,大家都奔着补贴去的,等补贴完了大家也散了。由此可见,外卖O2O平台也应探讨如何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索差异化服务,避免沦为补贴的“附庸”。

以亏损换市场 烧钱“有所值

IT之家曾撰文将美团与百度的O2O业务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百度仅今年第二季度就烧掉42亿人民币,推测一年可超过84亿元,几乎是美团同期烧钱规模的2.2倍。但目前美团市场份额超60%,占据市场第一,因此美团“月烧6亿”是“有所值”。另外,据百度方面的计划,“烧钱”行为不会停止。因此,未来O2O市场仍面临着“血腥”的资本战争。

竞争渐趋激烈 行业专家称不烧钱“死路一条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曾在2月份接受采访时表示,外卖O2O平台“烧钱”模式是由中国互联网大环境决定的,在各路资本的带动下,已经不允许外卖O2O平台再“精耕细作”式地发展了,“快速扩张,最终IPO才是他们的目的。”李易还指出,“外卖属于高频业务,消费者对补贴也比较敏感,所以‘烧钱’就变成了各大外卖O2O平台抢夺市场最有效的方式,不‘烧钱’等于死路一条。

网络帖文爆料和消费者投诉引媒体关注外卖O2O“烧钱”模式

美团月亏损6亿、每赚1元净亏2.7元”来源于知乎网友的回帖信息,随后《经济参考报》撰文质疑美团“烧钱”模式,相关报道被科技类媒体广泛转载。《北京商报》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关注饿了么品牌馆会员卡提价事件。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外卖O2O于近两年才开始兴起,现阶段各企业专注于“圈地”获取市场份额,“烧钱”是现阶段不得已的选择。因为补贴一旦减少或停止,商家和用户群体就会很快投靠其他外卖O2O平台。例如2014年11月份有媒体报道,因补贴减少让利增多,部分餐馆抵制订餐软件“饿了么”。虽然饿了么在2015年初拿到融资后继续加大补贴力度,但这实质上无异于“饮鸩止渴”。长期补贴过后,当企业现金流不够充裕时,补贴又会趋于减少,企业只能再次寻求融资。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O2O企业“烧钱”换市场的发展路径仍然不会更改。但只有被市场看好的企业才能拿到高额的融资,这意味着它们可持续加大“补贴”力度以拓展市场,融资较少或拿不到融资的“小鱼”很快就会被“大鱼”吞掉或者逐渐消亡,最后留下来的占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有可能会上演类似“快的、滴滴合并”等强强联合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