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王垚烽:担忧未富先懒更该关注人力资源错配
《人民日报海外版》昨日刊文称,“未富先懒”已成为中国的隐忧。“富二代”不愿创业,花天酒地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农二代”不会务农,到城里后又挑活,在用工荒情况频频出现时更为挑剔;“拆二代”则仗着家里的房子不思进取……文中作者呼吁:人不能懒,而应勤于创新,以知识与技术驱动中国的未来腾飞。(9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未富先老”、“未富先炫”、“未富先累”到“未富先懒”,这两年,越来越多“未富”前提下出现的社会问题开始引发关注。然而,相比有大量实证数据支撑的“未富先老”,“未富先懒”这种说法能否成立,目前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首先,什么叫“懒”,怎样算“勤快”,本来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词汇。虽然说,相比起泥腿进城、白手起家的父辈,年轻一代的劳动者无论是在吃苦耐劳方面,还是就其抗击打、抗挫折的能力而言,的确多有不及。但如果将他们与国外的同龄人进行比较,应该说中国人还是非常勤奋的。一个例证是,如今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长达2200个小时,而美国只有1610小时,即便是以工作勤奋著称的日本人也仅为1758小时。因此,笼而统之地指责国人“未富先懒”未免有失偏颇。
事实上,文中所列举的那些“未富先懒”的例子,一部分属于合理的资本投资行为,比如在一些大城市,部分市民要么靠出租房子为生,要么凭市民身份拿到相关营业执照,出租给前来打拼的外地人。将此行为归为懒惰甚至不劳而获,只能说评价者的思维认知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实在out了;还有一部分,像有些公务员很讲究“廉政”,但却不重视“勤政”,有人将工作视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则主要是由于制度监管疏失而非个人品行问题造成的。
至于“向往一份轻松又赚钱的工作”,那完全是人之天性,有什么好指责的?而“二代”变懒,甚至屡屡以颇为负面的形象出现,这种情况尽管存在,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刻苦勤奋、全身散发着正能量的“二代”同样不乏其人。因为一部分人好吃懒做,就将全部“二代”一竿子打翻,如此臧否法不说是故意抹黑,至少也存在以偏概全的不足。
更何况,懒不懒惰终究只是个道德问题,坐吃山空虽然不值得鼓励,但那也是个人的自由。至于由此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加以调节。相比道德层面的劝懒促勤,更应该引起关注的其实是人力资源的错配问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持久的工作动力。然而,囿于体制及历史的原因,现实中存在着大量岗位“所占非人”的情况,比如最近引发热议的大庆石油“世袭制”问题便是一例。如何扫除这些阻拦劳动力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的体制、利益障碍,是当前最急需执政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将所有人都引导到适合他,并且他也感兴趣的领域和岗位上,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进而消除诸如“未富先懒”等社会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