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爆炸事故对天津长期影响很小 未来应做好三件事

20.08.2015  17:24

  专家称"8·12"爆炸事故对天津长期影响很小 未来应做好三件事

  中新社天津8月20日电 (记者 张道正)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对天津的经济影响几何?会否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产生影响?事故发生后,这些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热点。

  此次事故的发生地滨海新区,是中国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人口248万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天津经济学学会秘书长刘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8·12”爆炸故事对天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短期内或许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看,影响很小。

  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三个不会”来强调爆炸事故对天津经济基本面影响不大。他表示,此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不可否认,仅受影响的生产型企业就有176家,但这不会影响天津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天津发展的机遇期,不会动摇天津发展的良好基础。

  黄兴国指出,近十多年来,天津经济平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始终居于全国前列,再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以北第一个自贸区设立和“一带一路”建设,都为天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刘刚表示,天津港的发展是近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结果。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天津港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物流进出口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综合体。如何通过规划和管理,加强对重大故事的防范,对天津港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刘刚强调,为了避免类似故事的再次发生,应当做好三件事:一是基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定位,对天津港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加强危险品的管理;三是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施智慧港计划,实现相关信息在海关、消防和其他部门的共享。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是辐射‘三北’的北方国际港口。”刘刚表示,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港城一体化的推进,未来的天津港仍然是中国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发挥着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