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大卖遭两极评价 专家称其成功非偶然

07.02.2014  12:39

速成”《爸爸去哪儿》大卖遭两极评价

影评人称其成功非偶然但不可复制

5天拍了一点电视综艺片,居然放到电影院两天票房过亿,这真是中国电影的悲哀!”马年贺岁档,投资5亿元的《大闹天宫》和拍摄时间仅5天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居然不相伯仲。很多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有人甚至悲叹,中国电影没救了,但也有观众力挺:“我就是喜欢去电影院看电视。

电影研究人士分析,《爸爸去哪儿》成功大卖并非偶然,也不可复制,电影人无需杞人忧天。

尽管收视率极高,但此前《中国好声音》电影票房仅仅300万元的前车之鉴让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爸爸去哪儿》同名电影。另有消息称,《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版仅仅在广州一家野生动物园拍摄了5天,从拍完到上映只花了1个月时间,很多业内人士预测票房不会超过5000万元。

五天”电影排片率第一

然而,大年初一影片上映后,立刻让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大年初一当天(1月31日),《爸爸去哪儿》首日票房就突破9200万元,甚至打破《私人订制》首日8000万元的国产2D片纪录,成为首日票房最高的国产2D电影,而当天《爸爸去哪儿》的排片量,还不及《私人订制》首映当日的60%;大年初一,《爸爸去哪儿》的排片量增幅近10%,以33.5%的排片率超过投资超过5亿元的《大闹天宫》,部分影院上座率甚至高达95%,这在以往任何一部国产电影的身上,都不曾发生过,两天累计下来,《爸爸去哪儿》票房已经约1.707亿元,不少人大跌眼镜。

激烈的争议也随之而来。一些资深电影爱好者看过影片后撰文抨击这部电影,认为这部5天拍成的《爸爸去哪儿》根本算不上一部电影,纯粹是为了圈钱,而观众为这种电影买单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有资深影迷在微博笑言:“《爸爸去哪儿》卖座,证明票房高甚至与电影圈都无关。”不少激进的影迷甚至喊出了“爸爸去哪儿滚出电影圈”。

然而部分影迷的激愤之词并没有阻止大多数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青睐,绝大多数人认为电影版保持了电视版的水准,没有植入广告,让合家观影的人从头笑到了尾。一项有48211名网友参与的网络投票显示,80%的人对影片给予好评,只有20%表示“很不满意”。

投资方之一的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不禁在微博感慨:“开始是着急,然后是欣喜,现在是淡定。淡定。

专家:《爸爸》不可复制无需杞人忧天

对于《爸爸去哪儿》大卖是电影界的“劣币驱逐良币”,会毁掉中国电影的说法,彭侃却不认同:“作为中国首部电视节目衍生的真人秀电影,《爸爸去哪儿》有它的独创性,也有它的不可复制性,在影视节目产业链运作方面可谓非常成功,从前期项目准备,大量宣传铺垫,时间点衔接,档期安排,台网宣传互动,联合营销推广等方面来看,《爸爸去哪儿》都做得非常成功,因此能大卖,并不意外。

但是这种成功不可能复制,也不会成为电影的主流,作为电影人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拍出真正的好电影,无需杞人忧天。中国电影市场容量很大,只有定位不准、档期不妥、质量不硬的失败者,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者。

爸爸》大卖三大秘籍

1.趁热打铁

爸爸去哪儿》和《大闹天宫》的预告片都是百万量级播放量,这说明《爸爸去哪儿》人气热度极高,也促使电影版的期待值增加。从微博来看,在转发量、评论量上,《爸爸去哪儿》都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最大赢家,电影主角林志颖的微博转发量超20万次;田亮的微博也被转发超过10万次,《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拥有400余万粉丝,这也让《爸爸去哪儿》占尽了优势。

2.题材讨喜

知名电影产业研究者、乐正传媒资讯研发总监彭侃认为,《爸爸去哪儿》能够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题材讨喜,在贺岁档真正适合全家出动一起看的电影确实选择不多,而《爸爸去哪儿》确实能够涵盖从孩子到老人所有年龄段的观众,尤其是这些观众在早期的电视节目观看中积聚了对这个节目的话题和共同语言,使之成为不少家庭观众观看合家欢电影的唯一选择。

3.原汁原味

“不管你承认与否,《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恰恰在于它没有用电影思维去思考如何改编。”彭侃认为,湖南卫视在策划电影版之初就定位精准,原班人马、原汁原味。当《爸爸去哪儿》大电影项目刚刚曝光,还没有公布主演的短短两三天时间,在新浪微博上参与“原班人马”的讨论量便已超过2万,43.38%的网友表示,原班人马就会看,47.06%的人表示,希望是原班人马出演,9.56%的网友表示,不是原班人马不看。(胡亚平)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