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版都教授”主编《法治中国学生教育读本》面向全国发行

04.11.2015  11:01
  小豆豆:如果我们捡到别人不小心丢的贵重东西,找不到失该怎么办呢?     法博士:《物权法》第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     类似这样的对话形式常在《法治中国学生教育读本》中出现,爱思考的小豆豆,知识渊博的法博士,加之饶有兴趣的故事案例,通俗易懂却有深意的语言,让法治教育更有“味道”。 近期,由华东交大汪立夏教授主编的《法治中国学生教育读本》系列教科书由人民出版社面向全国出版发行。该系列教科书共四本,分为小学拼音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生版、高中生版。汪立夏本人也曾被誉为“交大版都教授”,“操刀”法律知识,《法治中国学生教育读本》系列教科书让青少年养成法治思维形成良好行为。     据了解,该系列教科书共四本,分为小学拼音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生版、高中生版。      以例说教 活泼生动     “小朋友,帮我看下包裹,我去趟厕所。”     “对不起,我要回家了。”     “小朋友,你能帮我把这个小袋子提过去吗?”     “我提不动。”     简单的对话独白,传递的思想却是不跟陌生人走,不要上当。这是在新出版的《法治中国学生教育读本》系列书小学生版里的一个漫画场景。在书中有案列回放、法治讲堂、法治卫士、讨论交流四个版块,从开始的现象说起,讲述案例,抛出问题解答问题。虽仅仅是“四步走”但却能通过简单的例子达到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目的。     “独自面对陌生人时,要和陌生人保持80厘米的安全距离,即两个胳膊相加的长度。”、“不可以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不可以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根据生活现象现实情况,以例说教,活泼生动又贴切现实,让青少年在趣味学习的同时加深记忆。      以史为鉴 启迪育人     华盛顿御权鞠躬、董仲舒之“春秋决狱”、袁雨山、刘道彬贪腐案……书中上下纵横数千年,将中国历史上重大法治思想和西方理论及制度有关内容溶于一炉,统筹国内法治、国际法治两个大局,汲取了各国法律文化精华。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汪立夏认为,历史证明,重视法治、法治昌明就国泰民安,忽视法治、法治松弛就国乱民怨。以史为鉴,启迪育人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一代代人对法治中国的追求。     据了解,该系列丛书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新理论成果为重点,结合了中国历史上重大法治思想和西方法治理论及制度,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涵盖了不一样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法治的起源发展、法治的治国理政重要方式、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等内容。“文以载道,书以启智”,该系列书籍的出版有利于帮助青少年进一步树立法治观念、法治信仰,养成法治思维、法治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     据悉,  除《法治中国学生教育读本》外,汪立夏教授作为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进者,乐享人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主编《大学生心理自助丛书》共5本,著有《乐享人生》、《趣享人生》、《教而论道》、《博约微语》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