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跳出“发展中的烦恼”

26.08.2014  20:25
      8月24日上午,著名教育学者、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应邀为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领导干部暑期培训班作题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与大学高水平发展战略”专题报告。值此全国高校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般争创一流大学方兴未艾之际,如果说前一天洪银兴教授重在强调争创一流大学的理念,那么,别敦荣教授着眼当下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所讲内容则给人以信心。       “研究江西财大长远发展战略和‘百年名校’建设,需要看大势。我们把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政策看清楚了,才能进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轨道与之相向而行,学校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快,‘百年名校’建设才可能达到目的。如果走岔了,就很难达到目的。”别敦荣教授从正在走向中国高水平大学并不断向一流大学迈进、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的话题切入,分“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大学高水平发展战略”三个部分,展开了将近3小时的专题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长足发展至今,一些地方高考报名人数走低,部分高校生源不足和年年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因学返贫的案例亦见报道,等等,又使人对高等教育发展缺乏信心乃至社会上降低高等教育规模的呼声甚嚣尘上。别敦荣教授把大学生命周期,分为建基立业、建章立制的初创期,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中兴期,常规办学、高水平贡献的成熟期三阶段,认为上述种种乃是大学从初创期向中兴期转型时经历的阵痛,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烦恼”。       但我们不必为此感到悲观。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新出生人口稳定在1600万左右,2013年达到1640万人,而全国高校现行招生规模是700万。以去年新出生人口为例,18年后即便有一半人口上大学,即已超出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生源仍有着充足的适龄人口群,还不包括非适龄人口群的成年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34.5%,还有65.5%以后作为非适龄人口以各种方式谋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别敦荣教授继续指出,“我国现有1300多万人口的新增就业能力,而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727万。在农村转移劳力、城市再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构成的庞大就业人群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最强,其中70%以上半年内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实现就业需求。这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重大贡献。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我国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会大幅下降。”换言之,高等教育越发达,社会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别敦荣教授自信地称:“现在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以来最好的时期!”作出如此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别敦荣教授援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告诉人们: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正是中央和国家政策所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势所趋。       顺应国家形势政策新要求,走内涵发展之路,突出办学特色,争创一流,由此成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境界的必然路径。别敦荣教授以一所工科院校转型为例:这所大学2000年从国家部委下放到江苏后,忽视国家气象需求、丢掉昔日学科特色而长达6年迷失办学方向,学校一再更名也未挽救跌落谷底的命运,直到痛下决心折回老本行,与国家发展需求相向而行,争创一流,推进国际化办学,形势始见改观。2013年,全校获得科研经费从2006年460万飙至3.96亿元,教师博士化率、国际化率分别超过80%和45%。“发展中的烦恼”正与这所大学渐行渐远。       别敦荣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处于大学生命周期的初创期向中兴期转型阶段,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中的烦恼”。他对江财跳出“发展中的烦恼”、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提出了几点建议:准确认识近期、中期和远期学校发展要求;准确定位在全省、全国同类高校中的地位;准确把握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与发展变化;准确理解战略的有为与无为。       “江西财经大学学科的高点在哪?这个高点,我们叫做尖峰学科。如果没有尖峰学科,其他学科的发展是没有方向的。”谈到有为与无为,别敦荣教授总结一流大学的成功实践说,学校要重点把尖峰学科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出来,就为其他学科发展找到了方向,整个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文/王金海  喻春龙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