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狂欢后现"退货潮" 盲目、质差是主因

20.11.2015  10:17

    有一条段子说,安慰一个女人最好的话,中英文是一样一样的——“you need cry dear(谐音‘有你的快递儿’)”,似乎在一些人那应验了。近日,双11疯狂网购的宝贝已经陆续送到各位“剁手党”手中,但忙着收货的市民却有人欢喜有人愁。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天快递员忙着送货的同时,也迎来了“退货潮”,快递小哥说近3成的买家对买到的东西不满意,要求退货。

     现象:

    近3成买家收货后不满意要求退货

    “我双11的时候在网上买了一条加绒的羽绒裤,我还满心期待这个冬天可以靠这条裤子度过,可是收到货之后我却傻了眼。”家住红谷滩名门世家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收到货之后发现裤子根本不像卖家描述的那样,“里面根本没有加绒,而且羽绒的填充量也很少,一点也不暖和”。刚到手的第二天,张女士就打算将裤子给退了。

    当然,碰到与张女士类似问题的买家不止一个。近日,记者前往南昌市的一些快递点了解情况。天天快递的一名快递小哥告诉记者,至今已有近3成买家对买到的商品不满意,要求退货。无独有偶,百世汇通的快递小哥也表示最近几天“忙疯了”,“双11刚结束的时候,每天忙着送件,吃饭都很匆忙;这几天除了要送件之外,还有很多买家要求退货,实在是忙不过来。”快递小哥表示,其实买家不用这么着急退货,7天无理由退货是从签收之日开始算,“可以先避过这几天高峰期再退货。”还没说完,一大车新到的快递送来了快递点,快递小哥又匆忙跑去分拣货物了。

     原因:

    七天无理由退货给买家“后悔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双11”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后的第二个网购狂欢节,“网络购物七天内可以无理由退货”等条款,为消费者网购维权提供了法律支撑,也相当于给予消费者一个“后悔权”,很多买家正是因为这样,盲目地购买商品。

    网上商品质量与实体店不符

    家住青云谱区玉河明珠小区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网上购买了一件vero moda的大衣,卖家承诺是专柜代购的,保证正品,“可是买回来一看,根本没办法穿。”周女士说,她曾经和朋友逛街时看中了这件大衣,试过了之后也觉得很合适,但是她觉得专柜店的价格太贵,就想在淘宝上购买,“买回来第一时间就试穿了,可是我发现衣服扣子是歪的,扣起来的时候衣服前面都不平整,而且有很多线头。”周女士觉得这件衣服跟专柜里试穿的大不一样,于是决定退货。

    还有一些心急的买家,等不及快递小哥给他送货,就直接冲去快递点自取。家住西湖区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害怕耽误退换货的时间,有时候他会直接去快递点拿货,“我一般都会直接在快递点就验货,如果满意的话就直接带回家,不满意还可以当场退货”。

     调查:

    价格差别大很可能是假货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不少买家选择退货,大部分原因还是归结于商品的质量问题。据悉,国家工商总局曾经公布过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此次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抽查了淘宝网、京东商城、天猫、1号店、中关村电子商城、聚美优品等平台,监测结果显示,正品率为58.7%。

    一位经营多年淘宝网的资深业内人士顾先生告诉记者,能在第一时间判断网上商品是否为正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价格,“大家都知道,实体店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价格普遍会偏高,但是如果网上的价格与实体店的售价差别太大,很有可能是假货。

     高仿商品与正品区别主要在细节

    顾先生向记者透露,早几年工厂里生产出的尾货会放在网上售卖,而且价格非常实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产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商品会有瑕疵,这些瑕疵品不能放在专柜售卖,“有些商家为了避免货物积压,就会在网上打折出售这些瑕疵品。

    后来,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按照某一种商品的样式模仿生产,随着技术的进步,模仿出来的商品在外形上几乎接近于正品,这就是所谓的“高仿”商品。“其实高仿的就是假货,虽然外形看上去与正品差别不明显,但是在材料、版型以及质量上都与正品有较大差别。”高仿的商品乍眼看去与实体店的正品无任何明显差别,只有仔细对比细节才能看出端倪。为此,顾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就拿鞋子来说,原厂正品的鞋子上会有鞋标、尺码、工厂代码等基本信息,这些细节如果要仿制的话,需要耗费很高的成本,很少有商家能够这么做;就连鞋底的缝制工艺也存在差别,每一针每一线的长度和间隙度也都是不一样的。

     支招:

    怀疑买到假货,向商家索要产品证明

    不少消费者为了图便宜,喜欢在一些购物网站上花低价购买商品,但是又担心买到假货。针对此情况,记者昨日前往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中心咨询,一名工作人员给广大“剁手党”们支招,如果消费者在网上买到了不合格产品,可以直接通过购物网站的客服人员和卖家进行沟通,要是沟通不成,可以向当地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如果对购买商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可以向网站客服人员反映,他们会要求卖家出示商品的来源证明和质量证明等相关文件,无法出示证明文件的商家会受到一定的处罚,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关店的后果。”(记者 周野 马悦 )